一个小子
1
说到小子,我们大概能想起好几个意思,最先想到的估计是:小孩子,小不点,不起眼,无足轻重的。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对门徒们说,不愿意小子里的一个被绊跌,叫我们不可轻看主里的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小子。请看以下经文:马太福音18:6,凡绊跌一个信入我的小子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挂在他的脖子上,沉没在深海里。18:10,你们要当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诸天之上,常见我在诸天之上父的面。14,照样,你们在诸天之上的父,也不愿这小子里失丧一个,10:4 2,无论谁,因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他绝不会失去他的赏赐。
2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包容万象,一个字可以表达很多的意思,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和情景下,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各不相同。辞海里的释义如下,小子指的是:1、平民百姓。2、称宗亲中男性同辈年轻者及后辈。今用以昵称男性同辈之年轻者或晚辈。3、学生;晚辈。4、用为老师者对学生的称呼。5、旧时自称谦词。6、男小孩,男孩子。7、指男性青少年,犹言小伙子。8、儿子;小儿子。9、男仆中之年轻者。10、犹言小人,特指无德的人。11、表示轻蔑的称呼(用于男性,含轻蔑意)。12、周官名,掌祭祀。13、少许,一点儿。14、年幼的人。15.旧时长辈称晚辈;晚辈对尊长的自称。
笔者姑且照着圣经里主耶稣所说的话里包含的几点意思,结合辞海里的释义做点分享。
小子的反义词是大人、大人物、伟人等等;被人称一句“大人”,对于有些人,他听了可能如醉如痴,云里雾里,不知所以,飘飘然也。大人物多么威风,多么气派。瞧瞧当时保罗要上诉于该撒暂留在该撒利亚接受审问的时候,亚基帕和百尼基大张威势而来,同着众千夫长和城里杰出的人…,可谓威风凛凛,气势逼人(徒25:23)。伟人是人人想做的,所谓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一方面表示那些为了自己所谓的信仰和地上的事业不甘落后,出人头地的决心;但一方面也表示人们的不甘垫底,不愿为小子的心情。
有人不愿意成为大人物,但他因为做了对别人有益的事,成为知名的人,成为大人物;有人不愿意成为小子,在想方设法翻身往高处,为了成为大人物和知名人士,不择手段,走非常之路;很多人为了一夜爆红,非法犯事,用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渠道成为网红,就是一个例子。人都是喜欢做大人,伟大的人,闻名的人,没有几个人是甘于做小子,甘于做底下的一个人。但就是在主里的一个小子,我们的主也是放在心上,不让其他人来绊跌,不让其他人随便忘记他。
3
许多基督徒也会在对别人说话时,特别是面对长辈,都会自称小子,一为是自谦,谦卑的说法,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二为确实感觉自己是小子,在许多事在许多方面都比不上人家,自然不敢以大自居;当然,无论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还是家财万贯,富可天下,你一句我是小子,别人也不会觉得你就是名副其实的小子,或者你就是在表示你的谦卑,展现你的谦虚。当然,说句小子还比较容易,要在心里真正感觉自己是小的或自愿成为小的,就需要主的恩典了。
在一个场合里,若你还不能确认在这个人群中还有谁比我高贵,比我尊高,我还是先以小子自居,总不会唐突。若不然,你一句我是比你们高深,那人群中有人比你厉害,比你丰富的,站起来一比较,你就要满面羞愧,无地自容了,所谓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是也。主耶稣也说过,你参加别人宴请时,先不要冒冒失失的去把首座抢占来,好像自己就是所有来宾中的最尊贵者;喜欢高位、抢占首座是法利赛人所擅长的本事,却是主耶稣所恨恶的(太23:6);而是应先找末位坐下,等主人确认了,你是宴请宾客中首要的人,这时你被请上高位,就有荣耀和光彩了,否则就是另外一个结果了(路14:9)。这话似乎也能说明这点,我们自居小子,以小子自称,是最保守稳妥的。
马太18:4,主耶稣对我们说,所以凡降卑自己像这小孩子的,这人在诸天的国里就是最大的。大或不大,不在于人们的评估和认定,乃在于主耶稣的认可;主也借此教导我们,要像小孩子。因为小孩子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小孩子没有被老旧的观念充满并占有,很容易接受新思想。因此人必须像小孩子一样,以不受霸占的心,将神的国当作新事物来接受。主说我们是大的,那即使如小孩子,“像这小孩子”,又有何妨?“像这小孩子”,是能进诸天的国的!
你因敌人的缘故,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敌和报仇的,闭口无言(诗篇8:2),我们的主要在小孩子身上,甚至婴孩和吃奶者的口中,建立赞美,如果你是这样的小子,何乐不为!我们要成为这样的小子,成为这样的婴孩和吃奶的,来赞美祂。
4
在社会上总有一些人,特别是那些自以为是、自以为高的人,为贬低人的身份时,为表示这人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关紧要、低人一等,常会轻蔑的说,这小子,臭小子,毛头小子。这种近似爆粗口的话和辱骂人的性质已经差不多了。但我们的主耶稣说这话,绝没有半点这方面的意思,反而,祂说这句话是表示,祂宝爱小子,中看小子,不愿意门徒轻看小子。小子,可以理解为是年幼者,生命还没有长大的,还不成熟的,或者是不知名的,不闻名的,认识尚浅的。即使是这样的一位,我们的主也是宝爱的,谁的生命不是从一个牙牙学语阶段开始?谁的生命不是从嗷嗷待哺的幼小阶段开始?谁的生命不是从少年长大成青年而后成为壮年的?生命长大的人,多半自己就能照顾自己的了,估计就不需要主的加倍照顾,反而这幼小的生命,我们的主要加倍照顾他,嘱咐我们不可轻视他。那些不知名的,认识尚浅者,就更要我们的扶持和帮助,更要我们的教导和牧养了,怎么可能可以随便弃之不理、放之不顾?
我们的主对门徒说,不要禁止小孩子到我这里来,神的国正是这等人进去的。借此,我们的主教导我们说,要回转像这小孩子,像小孩子那样的单纯和简单。你知道吗,我们这已经老成的人,似乎是长大了,但是很多时候却显出我们的老旧状态了。我们的主不要这种老而不新的样子,祂要我们回转变成小孩子。
约翰福音6章记载了五饼二鱼的神迹,当时,群众跟随、聆听主耶稣的说话已经好多天了,他们所带的干粮已经吃光了,主就让门徒预备食物给众人吃,门徒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似乎一口拒绝了,回答的很干脆,意思说,他们没有财力为这么多人提供饭食。其实,主当时这样吩咐门徒,多半应该是为了考验他们的信心和爱心。这时有一个孩子将身上仅存的五饼二鱼奉献出来,表达了他绝对奉献给主的爱心,这份爱心蒙主悦纳和看重,经过主的祝福后,五千多人吃饱了,剩下的碎饼碎鱼还装满了十二篮子。一位小孩子被主得着,成为主向人施恩的凭借,成为别人的祝福,多么难能可贵!身量虽小,形象却大!看到这样的事例,你还能够说小孩子不能做什么吗?你还能够说小孩子无关紧要,无足轻重吗?
5
我们以为那些在主里的大人物或者伟人,是特别蒙神照顾的;我们也以为伟人们蒙神特别照顾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对别人有特殊的益处,有着非同一般的供应。如果神真的这样做,好像也是无可非议的,这毕竟是神照着祂自己的意思来安排,你我能说什么呢?但是,我们知道吗,不仅大如使徒彼得有天使在旁伺候,甚至信徒中间的小子也有他们的天使,这些天使常在我们的神面前的(太十八10)。天使乃是仆役,为承受神救恩的信徒效力。小子也有天使在他们的左右,为他们效力。(徒12:15,来1:14)
小子摆在一个地方,似乎都不会显眼;因为他小吧,估计所服事的果效也是不会大的,但即使如此,他也有一份功用在其中;小指在四肢百体中是很小的,缺了它,整个手掌就不完美;身体的毛孔看起来很不显眼,你几乎不会特别去关注它,但没有它,全身的温度调节、排汗功能、排毒功能基本瘫痪。在保罗的著作中,启示基督身体里的每个肢体不可或缺,无论你多么小,或者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小,都是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你如果大了,你若是大的,摆在特别明显的地位上,惹人眼,就要更仰望主的恩典才可以,不可自恃刚强高大;因为他若不小心,可能就要面临被下放、被贬低的危险,旧约的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更俊美的;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先前被神拣选成为以色列的王。可是在后来的事情中,逐渐显出他不敬畏神、不尊重神的行止,结果就被神藐视,被神丢置一旁。后来就被神所称许的大卫顶替了,这位神所称许、合神心意的大卫,在父家兄弟中是最小的,小到连父母亲都几乎忘记了他,神却在这样的光景中提拔了他,高举他胜过任何人,在后来的许多事件中显出他是敬畏神、以神为大的人,至终被膏成为以色列的王。‘大子’因为不敬畏神成为 ‘小子’,‘ 小子’因为敬畏神成为‘大子’。
6
小子,好像不值得一提,在多数人看来,这样的人何足挂齿?似乎无足轻重,没有份量的。你让一个孩子在几个苹果或几个梨面前挑选的话,他会不假思索的选了那个最大的,最好看的,自己以为最漂亮的一个,绝对不会挑选那个最瘦小的,除非已经有人成功教育他说,要孔融让梨,把好的大的让给别人。小的东西,好像连小孩子都不要,大的东西总是招人喜爱。可一个小子,这没有大份量、大肚量的一位,我们的主也是要的,也是看为贵重的,也是惹主喜欢的。
我素来认为,人的贵重和有份量不在乎他一定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乃在乎他是否用心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平凡和简单的小事,和一些教会生活中服事项目中细小的事。诗篇里说,过于重大和希奇的事,我也不去行(诗133:1),因为自知能力有限。即便是微小的人,只要他活着对别人有益,服侍对人有帮助,不伤害人,不践踏人,在我们主的眼里,他就是值得骄傲的,值得宝贵的。
曾经,杜鲁门击败对手当选为美国总统时,有人将喜讯报给他的母亲,这时老人似乎没有太大的惊喜,不是老人不知道当总统意味着什么,你看他母亲怎么说?老人平静地回答说:“我还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儿子,他现在正在田地里干活,挖土豆。”做总统的儿子值得母亲骄傲,在田地里干活做农民的儿子也是母亲的掌中宝。母亲的眼睛看儿子是如此,天父的眼睛看他的众儿女也是这样,每个小子都值得宝贵,值得宠爱。
福音书记载穷寡妇的奉献,穷寡妇相比那些财主来说,显得就是微不足道的“穷小子”,主耶稣说:“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穷寡妇的两个小钱蒙主悦纳、被主看重,这位穷寡妇没有像有钱人那样财大气粗,出手阔绰,但她这位不及人家奉献财物零头的小子,被主看重、被主纪念。
7
“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章34-40节)
主在这里做了一个具体又生动的说明,这样的解释说明堪比给我们当头一棒,有着醍醐灌顶之效。主耶稣特别强调把一杯凉水给“小子”里的一个喝,这些小子当然是无身份、无地位、无钱财、文化低的卑微之人,而不是给“大子”、“大人物”喝,大人物自然是或有身份、或有地位、或有钱财、或有高文化的尊贵之人。因为大子,大人物比较显眼,大家都会去抢着服事,服事起来别人看得见,服事起来似乎效果明显;服事大子和大子沾边,甚至和大子说上几句话,站在大子旁边,就已是觉得再荣耀不过了;曾经多年前,某弟兄为表白自己的工作是对的,把他和一位著名的同工合影拿出来给大家看,好像他以为这样作,多少可以给他的辩词增添几分力量了,似乎告诉人家:你们看,我是和大子在一起的,大子都来和我站在同一战线上!大子大家都觉得有份量,和大子一起觉得脸上有光。但小子,似乎我们就常常轻忽了他,不想服事他,服事他好像也是得不到回报的。
在印度加尔各答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名叫德兰修女(也译作德蕾莎),她是阿尔巴尼亚人(我们暂且把她的信仰背景放在一旁,不去讨论她是不是合乎时代真理),一生都在印度为穷人服务,被誉为“穷人的圣母”。在她的居所,除了电灯外,唯一的电器就是一部电话,她的一日三餐经常是盐水拌米饭。她去世时,个人的全部财产就是一双凉鞋和三件滚着蓝边的白色粗布纱丽(一件穿在身上,一件待洗,一件已经破损)。她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她认为自己只是穷人的手臂,她的奖是代世界上所有的穷人去领的。德兰修女那份伟大的信仰,正是通过服侍穷人而不是富人而表现出来的!服侍穷人有什么可以得到回报的?但她宁愿一生成为这班"穷小子"的帮助者和服事者!
主耶稣说,在将来的大灾难里,即使是一个外邦人(主所说的绵羊),若将爱心作在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主身上了,这人将来要往永远的生命里去(太25:34-40)。这样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将来,也适用于今天的教会生活。使徒约翰说,我们若“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怎能爱没有看见的神呢”(约壹四20)?小子虽然小,我们还可以看得到的,我们照着主话的嘱咐服事他吧。
在基督教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罗马士兵马丁是一位基督徒,他非常有爱心。有一年冬天,天气十分寒冷,有天他看见一位穷人倒在路边,就生出怜悯之心,将大衣撕下一半盖在穷人身上,留一半给自己穿。当晚,他梦见自己回到天家,主耶稣亲自接待他,他非常高兴,突然发现耶稣身上穿着他撕下给穷人穿的那一半大衣,他感到非常诧异,问主为什么只穿一半大衣,主就对他说:“你今天做在最需要的人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他醒来,后悔只将一半大衣给了那位穷人。
8
小子是一班无地位、无身份的人,在地上的人看来是无有的,不值得关注的。我们的神偏偏就喜欢拣选他。在教会中,低微的人、软弱的人比比皆是,出身尊高的、按肉体有智慧的也有,但毕竟是少之又少;在林前一章26-29节保罗向我们坦言:弟兄们,你们看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出身尊高的也不多;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那有智慧的羞愧;神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出身卑下的,以及被人藐视的,就是那些无有的,为要废掉那些有的,使一切属肉体的人,在神面前都不能夸口。我们的神不但拣选世人按他们肉体看起来比他们逊色的人,而且,我们的神就是要看顾这些低微之人,无有之人;诗篇里说,耶和华虽高,仍看顾低微的人;祂却从远处认出骄傲的人(诗篇138:6)。因为耶和华喜爱祂的百姓,祂用救恩给低微的人作妆饰,顾念低微穷乏之人(诗篇149:4)。不但如此,我们的神自己亲自成为低微的人;我们的主曾经是在天上荣耀的神,却降卑为最低微的,成为奴仆,成为服事人的;主耶稣亲口说,人子来不是为受人的服事,乃是为服事人;祂用自己的行为表明自己的降卑;再者,就是在祂荣进耶路撒冷的时候,不是骑着高头大马,而是谦卑的骑着驴驹。祂降卑自己为着使人可以亲近祂,祂特别顾念那些小子,看顾低微的人。
就是小子里有一个失丧了,三一神也不愿意祂失丧沉沦下去,请看路加福音15章里,三一神一起做工,要把人带到祂面前。小儿子离家在外,这位小子在外漂泊流荡,挥霍浪荡,父亲是多么愿意他早日醒悟过来,马上回家,父亲不是不要大儿子,大儿子在家还能天天见到;但小儿子在外不知死活,父亲的心始终在小子的身上,父亲天天倚在门口巴望着儿子回家,父亲的眼睛望眼欲穿啊。妇人失落了一块银币,是点上灯具细细的找寻,不愿意失落一块,我们想我口袋还有99块钱,丢了一块有什么好可惜的?牧人丢失了一只羊,宁愿先把99只羊暂时撇在一边,去寻找那只失迷的羊。我们可能觉得丢了一个小子不碍事,还有99个在我们身边,但我们的神不愿意这一个小子失去;这一个小子,神顾念!
9
一个人是小子,或许不是一辈子都会是小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可能就成为大子,可能成为世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可能成为对基督身体建造大有帮助和满有供应的节,这谁会料得到呢!你如果帮助了一位小子,可能在不久的未来,小子就因为你的帮助,成为大子,这善报之果就来到你的身上,这谁能说不会发生呢!即使今世得不到回报,在来世必定能够得到回报,主耶稣说,一杯凉水给小子,也绝不会失去他的赏赐。
一百多年前,在英国的一个乡村里,一位贫困的农民救了一名落水少年。落水少年原来是一个老贵族的儿子,事后老贵族亲自带着礼物登门致谢,这位农民却婉拒了这份厚礼。老贵族因为感念农民的恩德,决定资助农民的儿子到伦敦去接受高等教育,盛情难却,农民的儿子接受了这份报答。多年后,农民的儿子从伦敦圣玛丽医学院毕业了,他品学兼优,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的发明者。
故事还没有结束~
那名贵族公子后来也长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但幸运的是,依靠青霉素的治疗,他很快就痊愈了,这名贵族公子名叫丘吉尔,就是后来成为英国的执政首领,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这,谁能想得到?
前几天读到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年轻人带着身体虚弱的母亲上了车,发现座无虚席,年轻人正为此感到忧愁时,有一个胖子站了起来,将自己的位置给了这个年轻人的母亲,年轻人对胖子投去感激的目光,连声对他说“谢谢”。可不幸的事情恰恰就发生了,后来汽车出了事故,眼看就要爆炸了,可在爆炸之前,年轻人先救出了母亲,然后救出了那个胖子,其他人却已经来不及去救了。
10
以弗所4章14节说, 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为波浪漂来漂去……这里的小孩子是指在基督里幼稚、生命不成熟的信徒。我们在基督里还没有成熟的,是要赶紧追求生命长大,达到长成的人,达到基督丰满之身材的度量;在恶事上要做小孩子,在生命上却要成为大人,长大的人。
利未记27:3-6,你估定的,从二十岁到六十岁的男人,要按圣所的舍客勒,估定价银五十舍客勒。若是女人,你要估定三十舍客勒。若是从五岁到二十岁,男子你要估定二十舍客勒,女子估定十舍客勒。若是从一个月到五岁,男子你要估定价银五舍客勒,女子估定价银三舍客勒。在从一个月到五岁这一组的人是价值最少的,表征属灵上的小孩子。我们若要有更多的属灵价值,是要快快长大,长大到一个对身体的建造有最大益处的人。在这方面,我们不做小子,不做小孩子。
但即使你年龄还不大,或者你认识主的日子还不是很长,你也可以让人不小看你,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为人、爱、信、纯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2)。愿神怜悯我们!
(作者:生命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