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网址:www.jdt365.net 简体繁体

服事主─凡事谦卑,常常流泪,历经试炼

一个人得救后,就应该成为事奉主的人。在召会生活中,一方面我们担心没有人负起担子来事奉,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心事奉的人带着天然和自己的爱好、己意来事奉,以至于建造不足、破坏有余。如何事奉主,如何服事召会,是我们中间历年来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绝大多数基督徒得救后,都有事奉主的心愿、存心和渴望。基督徒一开始追求主,就应该考虑到要如何事奉主,如何服事圣徒。我们事奉神就是服事圣徒,服事召会。

 但几乎每一位基督徒或者工人都有他自己如何事奉神的观念。我们从世界里得救了,在开始事奉主时,都或多或少的携带着属世的文化和智慧,带着从天然观念里接受的宗教色彩和规条,而且每个人的看法和观念都不尽相同。我们很不容易看见有几位基督徒在事奉主的作法上是和谐一致的。再者,我们在服事主的事情上,我们可能太在乎用外面什么方法,考虑应该用什么方式,以及应该用什么途径来服事,却较少考虑到我们在服事主的时候,我们有什么可以拿来服事,有什么可以服事给人,有什么可以呈献给神。或者我们的这个人是怎样,我们的生活怎样,我们的构成怎样,常常是极少考虑的。有一个律是一定的,就是我们种什么就收什么;在属灵的服事中,我们有什么才能给人什么,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将人服事到什么样的地步。我们事奉主的起初阶段可能可以用恩赐来服事,但我们应该学习渐渐来到生命的构成里来服事召会,就是用我们这个人的所是来服事圣徒。我们的服事绝不能超过我们的所是。

 在使徒行传二十章17-19节,保罗从米利都打发人往以弗所去,请召会的长老来。他们来到他那里,他就郑重恳切的对他们说,你们知道,自从我到亚西亚第一天以来,与你们在一起始终为人如何,服事主,凡事谦卑,常常流泪,又因犹太人的谋害,历经试炼。从保罗对以弗所召会的长老所说的话里,我们可以略微知道保罗的生活和经历,以及神在保罗身上所构成的。也从他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一些事奉主、服事圣徒该有的在主面前的学习以及神在我们身上的制作,还有我们服事圣徒的条件和资格,或者说服事主内里生命的方式和属灵途径。

凡事谦卑

在哥林多召会中有一班人声称是属保罗的,但保罗不但没有高兴,反倒非常气愤,质问他们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不愿意他借着福音所生的信徒高举他。

他也不炫耀自己,虽然保罗曾有被提到三层天以及到乐园里听见隐秘言语的高深经历,确实令人羡慕、赞赏(林后12章2—4)。但是他知道这是神给他的恩典,所以他的夸口都是指着神夸口的。他是尽力禁止不说,恐怕有人把他看高了,过于人们在他身上所看见所听见的。他也是说实话,而且是哥林多圣徒怀疑他的使徒职分时不得已说的,又是在14年后说出(林后12章1—7)。他是隐藏自己,不表明自己。可惜今天,有许多人有了一些认识和经历,却生怕他人不知道;还有一些人因为一些特别的恩赐就满面傲气、恃才傲物。

保罗不以使徒自居,也不使用使徒的权柄得着合理的待遇,面对哥林多人的论断质疑,保罗是作为父亲般的劝勉和乳母般的牧养,也自认为是使徒中最小的,这说明保罗从心里没有高估自己和高抬自己。

谦卑是作仆人的态度,是凡事倚靠神的态度;谦卑也是表明,非我惟主;谦卑的人,即使做了很伟大的工作,却也没有炫耀和吹嘘高抬自己。

我们在召会中事奉主,乃是卑微服事主,容不得有半点野心和虚荣,心里不能想要得着名声、地位或者称赞。所有在事奉中的人都要知晓,我们服事主的这一条路上,没有地位,没有所谓的身份;在这一条路上,不能盼望别人高举我们;在这一条事奉主的路上,不仅没有地位,更不能冀求地位或求闻达。不要盼望别人对待我们好,即使别人对待我们好也不要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好像就是我们该得的;我们不该准备得人的称赞,倒要准备受人贬抑。不要盼望得高位,不要盼望有好的待遇,也不要盼望在服事主的路上想得人的什么报酬,乃要准备好一无所有。主告诉我们,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学生不能高过先生。

在服事主的路上,没有世人所期待的东西。所有盼望在这条路上得着人的荣耀的、想要得着人的高举,是已误入歧途,迟早生发问题。神要我们学习的基本功课,就是要在主面前看见,无论人对我们如何,那都应该摸不着我们的心,我们无须在意别人怎么看待我们。只要把自己摆在神的手里,让祂制作甑陶。

主本是这样命定,叫宣传福音的靠福音养生(林前九14),但有时候,甚至在我们日常所需的事上,都不能要求人一定给予或满足需要。在我们起来事奉主时,就要准备好将一切交在主手中,并且只向祂而活。在保罗服事主的生涯中,本来完全可以得着召会的供给和照顾,但他却没有凭着自己使徒的权柄,叫人供给他,却是卑微的织帐棚维持生计来服事主、服事召会和圣徒们,甚至常能供应同工的需要(徒十八3,二十34)。
谦卑的人才能将主服事给人。谦卑就是把自己摆在一旁,不顾自己的合理要求,完全接受神的安排,也没有其他企图或盼望,只求主的旨意完成。

在保罗职事的晚期,我们看见他说,“所有在亚西亚的人都离弃了我…。我初次申诉的时候,没有人在旁支持我,众人都离弃我。”(提后一15,四16)保罗用福音生了他们,栽培他们,设立那里的召会;但那里的人不和他在一起共同担负神的见证,在他头一次分诉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别人帮同承当。然而,保罗仍然能说,“唯有主与我站在一起,加给我能力,使福音借着我传得完全…。”(17)虽然外面情景不乐观,但保罗没有奢求别人的同情,寻求别人的供应,只有自己靠着主的加力坚强站住。他谦卑以至于完全接受身边的环境和周遭的事物。

谦卑的人,是在任何人的手下也是温柔的,是没有反抗的,在任何境地都是可以欣然接受的,默然不语的。我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和祂所爱的召会,以及主所爱的人。主能降卑自己给人洗脚,我们还有什么人不能服事?无论在什么环境里,无论是作长老治理召会,或是作整洁工作,我们都能乐意且能尽所能服事。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作建造的工作。唯有这样,我们的服事才能产生生机的结果。

只有谦卑的人,才能建造到身体里,只有卑微的人,把自己看得低的人,才能与任何人有合适的配搭和建造。你可能事奉主,但喜欢独来独往,结果就不能与人合作。你可能事奉主,但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就高估自己而贬低别人,无法和别人配搭。谦卑叫我们个人蒙祝福,同心合意叫我们团体蒙祝福。我们蒙神祝福的最大原因,就是谦卑。神敌挡狂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在团体一面,神一切的祝福,都在同心合意里。真实的同心合意,就是被建造。如果我们是被建造的,就无论我们在那里,都能和弟兄们在一起;无论情形如何,我们都能欢乐的服事并尽责。

只有卑微的人,才能够学习接受破碎,才能完全接受主的旨意,像和受恩教士说的一样:“主,除你以外,我没有别的贪求” ,真可谓“为主求一切,为己无所求”。 从经历中可知,如果教会因人数繁殖而扩大了,在召会中承担的责任渐渐变为沉重,所要处理、面对的事情就会是繁杂的,有时候遇见不容易处置的事也是容易叫人生气、冒火的;但服事主的人又不能随意发脾气,向我们所服事的人吹胡子瞪眼睛;发脾气会叫我们服事的结果没有分量、没有价值。也只有卑微的人,对付已、舍弃已的人,把怒气留在十字架上,在事奉主服事的时候,才能不发脾气,而是如牛一样负重并承担托付。

我们不仅该作仆人服事主,更是作奴仆服事,失去权利和各种自由。我们都是奴仆服事主。我们必须凡事谦卑,举止、行事、以至为人,都像奴仆一样。谦卑不是装出来的,我们该将“谦卑”这美德的实际,烙印在我们心里,不是扯高气扬、高高在上的,而是在凡事上以谦卑束腰,在言语、说话、举止甚至态度上,都显示我们的谦卑。

常常流泪

流泪,不是为着自己的遭遇不好自怜而流泪,不是为着环境的艰难或是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待遇而感伤流泪。自己可怜自己、自己爱惜自己、寻求别人的同情、或因自己周遭艰难而流泪的人,尚未认识十字架的经历。

这里的流泪是因为你爱主,感到主的心肠无人体会,无人表同情,在神面前体恤主的旨意,魂里痛楚而流泪;这里的流泪也是因为你爱弟兄姊妹,看到他们没有得着信仰的喜乐和进步,他们没有看到神经纶的异像,不愿意摆上自己而停滞不前甚或退后冷淡的这种光景,你不禁难过不已而流泪;这里的流泪是因为当你发觉神的权益受到破坏得不到保护、保障,众人只顾到自己的事情,只顾到自己的天地,你心里哀恸而流泪。我们如果确切的爱神,我们就会焦急于无人来与神合作向神回应流泪;如果当你从心里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为他们流泪。眼泪该与我们的谦卑并行。
保罗是个感情丰富的人。在使徒行传二十章两次提到流泪,徒二十19:“服事主,凡事谦卑,眼中流泪。”31节:“所以你们应当儆醒,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地流泪,劝戒你们各人。”我们看到保罗不是仅仅做教导工作,他怎么服事主呢?他是凡事谦卑,昼夜流泪。我们事奉主,面对一种悲伤的情形,乃是心先有所深感,然后眼泪自然随之而出;在神或在人面前的流泪,不是故意装出来的。心若不为其所动,眼泪从何而来?保罗在这里说,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地为你们流泪。你有没有这样的为人或为工作流泪呢?如果没有在神面前的流泪,就没有工作的兴旺。  

林后二4:“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多多的流泪,写信给你们;不是叫你们忧愁,乃是叫你们知道我格外的疼爱你们。”我们知道,哥林多前书是因为保罗听见革来氏家里的人说到哥林多信徒的情形而写的。其中保罗指出了他们种种的错处,在书中保罗用顶直、顶严厉的话责备他们。现在保罗在写哥林多后书的时候,告诉他们他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了前书。他说,我是心里难过、痛苦,多多的流泪而写的。保罗在腓立比三章18节又说,……现在又流泪的告诉你们……,他整个人的情感是连着他所爱的人的,他是何等疼爱他们,所谓的爱之深责之切。如此严格对待他们,带着眼泪和哭腔对他们说话,是因为不愿意他们退后,不愿意他们遭受毁坏。

当你听见一个弟兄或姊妹跌倒了,你有没有像保罗那样的痛哭流泪呢?心里没有爱,你怎么流泪!你如果不爱这个人,你怎能哭出声!他在写前书时,在说最重最难受的话,他是一面流泪一面说话的。我信当时他流下的眼泪湿了那些书卷。凡看见弟兄跌倒失败而自己不流泪的,他就不配去指摘或劝勉人。当我们读到马太18章的话,……若是你的弟兄犯罪得罪你,你要去,只在你和他之间指出他的过错……(太18:15)。我们或许以为可以像法官一样去指责他、审判他;殊不知,我们应该在爱里去指出甚至是流泪着劝勉才是最合适的,这样的劝诫才有生命的力量。你要去责备一个弟兄或是姊妹,指出他有什么过错,我们自己必须先感觉到那种的难受,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和爱的感觉里去说的才能帮助人、纠正人,把人带到正路。说人短处容易,流泪着说难。但是,唯有流泪的才配说。也只有流泪劝戒人,才有最好的效果。

我们的眼泪应该为着关心神在地上的权益而流。耶利米为着眼看着耶路撒冷遭遇烽火连天、哀鸿遍野的光景,激发他爱神的心和爱同胞的热情,肩负着神的使命,眼中常常含着泪水,为着自己的民族发出爱的呼喊和哭泣。尼希米记中,当亚达薛西二十年的时候,有一天,尼希米的弟兄和几个人从犹大省来到位于书珊城的王宫中,他就很开心的问他们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怎么样。他们告诉他,那些被掳归回的人受到敌人的凌辱,耶路撒冷的城墙被拆毁,城门也被火焚烧。尼希米听见这个消息,就悲哀哭泣,并且向神禁食祷告,承认他与他父家,还有以色列人的罪。他也求神使他在王的面前蒙恩,能够获准前去支援本族人在犹大地耶路撒冷的建造。

今天,我们也受到多方面的反对,使我们遭受逼迫和拦阻。然而,感谢主!当我们经过流泪谷,神便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惟有流泪的人才有泉源。我们所流的眼泪会带来泉源,成为秋雨,就是那灵作我们的福分,而这种的福分能够叫多人蒙福。

历经试炼

读圣经的人都知道,保罗原为犹太人,为着祖宗的宗教热心非凡,在去大马色途中被主光照,后来被主成全成为外邦人的使徒。原来是迫害基督徒的,如今却是传扬基督,不免引起犹太人的强烈不满和仇视。得着神光照的保罗乃是绝对为着神的,但在犹太教事奉的犹太人,也声称是为着神的。这两班人在神经纶上是敌对的。再者,还有保罗之外的工人,也声称为着神做工,却是不为着神的教会。那时候就有了别人与他多面争竞。犹太人甚至恨恶保罗和他的跟从者到一个地步,要设谋陷害保罗,并破坏他的工作、他的职事。因此,试炼接踵而来。

在保罗的时候,多数的试炼来自犹太人,他们并非无神论者,乃是敬拜神,且照他们的看法,热心事奉神的人。《哥林多后书》可以看为是保罗的自传,在这卷书中,保罗在为自己辩护时列举了自己所经历的许多试炼。他说:“他们是基督的执事么?我疯狂的说,我更是!论劳苦,是更多的;论下监,是更多的;论鞭打,是过重的;论冒死,是屡次有的。我给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给棍打了三次,给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在深海里过了一昼一夜;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中的危险;劳碌辛苦,论儆醒,是多次的;论饥渴、论不食,是多次的;论寒冷和赤身─除了没有提起的事,还有为众召会的挂虑,天天压在我身上。有谁软弱,我不软弱?有谁绊跌,我不焦急?(林后11:23—29)使徒保罗受过如此百般的试炼,而学会了知道怎样处任何的境遇(林后11:22-29;腓4:11)。保罗在罗马书5:3提到:“……患难生忍耐……”忍耐的生命是作王的生命(提后2:12)。忍耐也是神的属性之一,祂要将忍耐赐给我们(罗15:5),忍耐是神借百般的试炼在我们身上作成的所是,在我们身上镌刻的美德。

保罗在使徒行传14:22告诉我们说:“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患难。”保罗所得的启示加上苦难的成全,成就了保罗身上荣耀的职事。

有个故事:有一个很会写诗的弟兄,有天到窑户那里参观烧瓷过程,他看见他们作成了好多花瓶,他们在花瓶上面画上花、写上字,就放到窑里去烧。他想,这些花瓶不烧可以不可以呢?可是,没有经过火的花瓶,上面的彩色是不牢靠的。它必须放到火里去烧一烧。不烧是不可以的。放到窑里去烧的花瓶,有一部分成功了完好的花瓶,有一部分却因经不起火而成了废品。这个弟兄从这件事受了感动,回来就写了一首诗,把自己当作一个花瓶,大意是说:“主在我的身上,已经画上花、写上字、着上彩色,美丽已经是美丽了。但是,还经不起手的一摸、水的一洗。如果我不经过火,这些都是不牢固的。哦,我只好进到热窑里去。在窑里,有哭的、有怨的。但我为要获得长存的美丽,就只得忍受。时候够了,我出来了。除了我外观的秀美,我的里面也很坚实。所有的字画,都牢固的和我合而为一了,乃是我的了,是不能擦去、不能洗去的了。”我们得着真理的经历,正和那花瓶一样,刚画上花、写上字,还没有经过火,碰一碰就不行,洗一洗就完了,那些真理并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过在心思里明白,在感觉上兴奋。我们要记得,每一个真理都得经过试炼。你刚听见忍耐的真理,你所遇见的事情就是使你急躁。你所受的试炼,与你在感觉上所得着的真理,总是相对的。神要把你放到窑里去烧。能经过了火而出来,就牢靠了。从前在感觉上得着的真理是不能用的,现在有用了;从前是芦苇,现在是利剑了;从前不过外观好看,现在是里面牢靠了;从前不过在心思、情感里,现在实在是你的了。

当我们有了这些神圣的属性和美德,我们所做的工才有永远的价值。因为我们是要一生一世在祂面前,坦然无惧的用圣和义事奉祂(路一75)。 

本文链接:http://www.jdt365.net/post/1028.html
「仅供阅读参考,引用请注明出处」

美地之声 > 资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