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教结论的再思—“真道实践会”声明
真道实践会声明(Answers in Action)
——护教结论的再思:引“地方召会与水流职事站”为例
二00七年二月二十三日,“真道实践会”以「护教结论的再思,引“地方召会与水流职事站”为例」,发表了一份声明。该声明乃是经过三年审慎的研究、对话和检视、以及神学分析,资深护教人士,同时也是“真道实践会”会长,及创办人之一的巴莎迪诺,连同“基督教研究院”院长汉尼-葛夫汉克,连同《基督教研究院期刊》总编辑米勒-艾略特共同作成结论:“与倪柝声、李常受的教训,并水流职事站有关之地方召会,持守并教导基督教正统神学,是一个在基督里的基督徒运动;故此不应该被贴上神学异端,或“邪教”标签;即便“邪教”一词纯属神学用语,如已故马丁博士的《新邪教》和巴莎迪诺夫妇的《面对邪教诸议题》书中之定义,亦不该用于地方召会之上。”
该声明又说,此一重新的评估,相距巴莎迪诺夫妇和马丁博士所作的初次研究,已有二十多年,故更加值得推荐。尽管巴莎迪诺夫妇与马丁起初表示,此运动并非不是一个,非基督徒的邪教,倪、李两人的著作,充其量只是颇具争议性;他们强烈抨击此一运动神学的根据,仅限透过出版品的了解。虽然巴莎迪诺夫妇与马丁在一九八一年后,就不曾对此运动作过任何论述。然而,多年来,基督徒研究所之出版物论及“地方教会”时,仍多复述巴莎迪诺夫妇与马丁之观点。
三年多前,巴莎迪诺女士(于二00三年巴莎迪诺先生过世后接管真道实践会),汉克-汉尼葛夫(于一九八九年马丁过世后,接管基督教研究院)和米勒-艾略特(《基督教研究院期刊》创刊编辑),回应该运动出版单位水流职事站之邀,就其教导和神学,进行对话与重估。
自从当年的批判以来,巴莎迪诺夫妇,米勒-艾略特,及汉尼-葛夫汉克逐渐领会,要了解一个人的意思,必须进行当面对话,听其言,观其行,而非仅凭文字,即便是原始出版品。“基督教研究院”和“真道实践会”近年来采取新的策略,要求在出版正式评论之前,必须与具争议性的个人及团体直接互动。巴莎迪诺女士解释说:“我们对撒旦教和新异教主义,所作指标性的研究工作,以及与其他单位合作对“普世神的教会”(Worldwide Church of God),和其他运动及议题的卫道工作,证实并加强了此一原则。使得我们非常愿意对这个从出版品看来问题重重的地方召会运动,进行再次评估,并且接受卫道人士的不同见解。”
三年多来,“基督教研究院”和“真道实践会”,不受任何限制地取阅地方召会所有的文字出版,与领导人士进行数百小时的直接对话,并且完全自由地接触地方召会中的成员。“基督教研究院”和“真道实践会”也花了数百小时在神学分析和研究上,包括与多处神学研究所的知名神学家和圣经学者咨商。巴莎迪诺表示:“我们不只对此运动的信仰有更正确,更深入的认识。我们也清楚看见,虽然我们先前的评议,在卫道界中尚属温和者,却对其核心教义的正统性,仍具误解并作出不实叙述。”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巴莎迪诺夫妇(在两本小册里)描绘李常受的教训,介于背道和异端之间,加上马丁(在《新邪教》一书中)对其神学提出严词批评,指称该运动并非基督教外的邪教。
七十年代开始,其他研究人员为此运动贴上邪教标签,并且发出警告指称,该运动在神学上的异端之外,还造成心理上、社会上的伤害、及犯罪行为。一直到一九九九年,安格堡与威尔敦二人仍在其《邪教暨新兴宗教百科》一书中,仍将此运动与那些具有危险、破坏、犯罪行为、并神学异端的团体并列。
因着此运动源自中国,在中国拥有广大信众,信奉无神论共产主义的中国政府,利用此类负面报导,作为其指控此运动有关的中国基督徒从事不法行为,并加以定罪的理由之一。安格堡与威尔敦书中恶劣的指控,与二十年前(尼尔-达迪的《神人》一书)如出一辙,对于此运动在中国因着召会事工不断面临政府限制、指控,并给定罪的信徒们,造成极大的危险。在此一危机下,地方召会的主要教师(他们拒绝形式上,圣品阶级的领导职分,但不否认信徒中间有带领和教导的职分)接触不同的基督教卫道人士,寻求对话和重新评估。“真道实践会”与“基督教研究院”对此表示欢迎,并携手共同参与。
近年来,地方召会与水流职事站在获得北美基督教团体广泛认同的事上,颇有进展。“富勒神学院”也进行了与“真道实践会”和“基督教研究院”类似的对话和检验,作出以下结论:“地方召会及其成员的教训与实行,在每一基本面,均体现出纯正、合乎历史、并符合圣经的基督徒信仰”。水流职事站也成为“福音派基督教出版协会”正式会员,享表决权利。
在对话过程中,地方召会领导人士,水流职事站,“真道实践会”,和“基督教研究院”均同意,巴莎迪诺夫妇与马丁在二十年前所作的严词批评其来有自,其间并无蓄意抹黑,及恶意中伤。造成此种片面评论的原因,主要源自缺乏直接的互动,中美基督教在文化、语言,和教会论上的差异,和当时双方不晋成熟的解析宗教分析。
“举一个很好的例子,”巴莎迪诺女士说,“就是倪、李两人的教训,与早期教父和今日东正教的某些发表有相似之处。”她接着说:“倪、李两人都从未表示,他们所教导信徒个人圣别的变化,延自初期教父,或东正教中的‘人成为神’(theosis)的教训,或与其相似。因着我熟知七十年代西方异端团体在此题上的异端教训,所以很容易将倪、李两人的教训,与我所熟知的(异端)团体,而非我较不熟悉的教父和东正教神学,联想在一起。”
二十多年后重新检视这些具争议性的教训,“真道实践会”与“基督教研究院”藉着阅读相关原文,与更完整正统神学补充比对,作了更公正的评估。“我们的结论是,”巴莎迪诺表示,“多年前我们之所以一再视倪、李教训为背道,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所持的实在不是异端观点,他们的观点均意指正统。”解开这个难处的钥匙,就是直接的对话。从第一次会面后,巴莎迪诺女士,汉克-汉尼葛夫,和米勒-艾略特便知道这些地方召会的代表,乃是他们的基督徒弟兄。巴莎迪诺女士说:“当他们肯定正统神学,否定异端,并向我们解释他们的神学时,我便知道要正确评估这些人,直接的互动,不可或缺。”
“真道实践会”和“基督教研究院”完全清楚,在一些次要的教训和实行上,地方召会与许多美国福音派教会有别,但他们肯定倪柝声、李常受、地方召会,和水流职事站的基本教义,完全合乎正统。他们也将对地方召会教训的研究,发表在该年的《基督教研究学报》上。并强调水流职事站所出版的长篇教义阐述:「关于众地方召会及水流职事站的教导声明―与“富勒神学院”对话之回应」,展示了地方召会中心教义的正统性,并对那些最令其他基督徒困扰的次要教导提出解释及说明。
Friday, February 23 2007 @ 04:54 PM EST
c Copyright 2007 by Gretchen Passantino
Reproduced by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