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召会的立场
壹、立场的重要性
今天,我与弟兄姊妹交通到召会的立场,因有人来询问。并且,照着当前的情势,我们众人有必要重新来回顾并认识召会的立场。为什么这样说?只因哪里有了一地多会,那里有些人就没有正确认识召会的立场。之所以有了一地多会,除了人的野心和没有异象,那就是有些人不认识召会的立场,甚至拒谈召会的立场。因为召会的立场,使他们没有站立的地位,也使他们不再敢说我们这班人从那班人出来是对的,而“我们”是正宗的。
关于“召会立场”一词,是倪柝声弟兄在一九三七年最先使用的。那时以前,这事并不十分清楚,在基督教的书籍和信息里,也看不到这个词。在倪柝声时代,因着讲召会的立场,就引起基督教的反对和攻击,就连英国的史百克弟兄在这事上也不能接受。等到李常受弟兄的职事兴起之后,那是在一九五八年李弟兄访问伦敦时,与史百克再次交通到召会的立场。那次交通的最终结果是,史百克说他从前讲立场,听他讲道的人跑了许多,所以他觉得讲立场行不通。并且,在谈话中,李弟兄感觉他又把立场(ground)与根基(foundation)搞混淆了。当李弟兄阐明这两者的区别时,史百克还是说“我不懂”。其实,他不是“不能”懂,而是“不要”懂。所以,到那天为止,他们两人心知肚明,就不再谈论这个问题。
因着立场的问题,主的恢复没少争战。从倪弟兄到李弟兄,再到如今,始终是争战不断。甚至有些基督教人士说:“你们这里什么都好,但就是立场我不能接受。”为什么不能接受呢?因为立场要叫他们付代价。譬如,从前他们是在基督教团体中,有这个职务或那个职务的,并且有人是拿着薪水的,如果他们转到主恢复中来,转到正确的立场上来,从宗派中脱离出来,那么有些东西是他们不愿舍弃的。他们不敢想象没有头衔没有俸禄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因而,如今当我见到某些牧师一边在讲台上讲些攻击我们的言词时,一边私下拿着我们中间的信息,在有滋有味地汲取属灵营养,并让自己在讲台上讲道更丰富时,我就有一点点窃笑。但不管怎样,我们都感谢主。虽然因着立场的问题,给我们带来诸多的搅扰和麻烦,但我们仍是要讲立场,并且要一直讲下去,直讲到主再次来临。说些更实际更严重的话,如果我们不讲立场,或忽视立场,或拒谈立场,那主的恢复也就失去其意义了。
贰、什么叫召会的立场
我们想了解召会立场,就有必要区别立场与根基。这两个词汇的意思是不同的。根基是建筑物结构的基本部分,而立场不是结构的一部分,而是根基立在其上的那个地方,是指我们在其上建造的地段、场地。地段就是场地,在这场地我们奠立根基,然后在根基上盖造房子。我们所说的立场,就是ground。好比造房子,房子要造在一块场地上,那块场地就是立场。根基(foundation)是房子底下最稳固、牢靠的那一部分,叫作根基、基础。保罗说,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林前三11)。基督是惟一的基础、根基。
实在说来,召会的立场含有三个重要元素:第一、基督身体真正的一,就是那灵的一(参弗四3);第二、持守“一城一会”的地方立场;第三、合一之灵的实际,即那灵的实际。然而,从召会的历史我们看到,因着许多人不持守召会的立场,就在基督徒中间产生了分裂和混乱,导致分门别类的事时有发生。纵观基督教的光景,他们都声称建造在基督这根基上,确有不同的立场。如,天主教是建造在罗马天主教的立场上,长老会是建造在长老治会的立场上,南浸信会是建造在浸礼的立场上,路德会是建造在路德的立场上。本来,召会原是一,却被分成了许多不同的会,又如现今的卫斯理会、信义会、长老会、浸信会,等等。这些个会,就是将神的子民留在各个公会里。但我们知道,公会(宗派,即分门别类)是被神所定罪的,因为所有的职事都该在正确的立场上来建造召会。
叁、什么叫正确的立场
一、一地一会,在正确的立场上来建造召会。
按照圣经的教导,召会有两面:宇宙性和地方性。宇宙,可指“所有的空间和时间”。因此,宇宙性的召会是指在召会时代(从五旬节至召会被提),神在所有的地方和时间,从世界中呼召出来的一群信徒。也可称为“普世性的召会”、“整体性的召会”,或圣经称之为“基督的身体”(弗一22-23);在召会的地方性方面,当这群信徒在某个时间和地方,被神从世界中呼召出来(即信主悔改)之后,他们就该聚集在一起,归入主的名(太十八20)。在受浸后,以“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交通)、擘饼、祈祷”来聚会,表明他们是被呼召出来的一群(徒二42)。这就是所谓的地方召会。
当我们说到“地方召会”时,这个词组并不代表我们的名称,顶多是一种解释和描述而已;描述召会的地方性和显出,就是在一个地方的召会。地方召会没有名称,正如月亮就是月亮,不管它是在什么地方被人看见;照样,召会就是召会,不管她是建立在哪一个地方。当召会建立在耶路撒冷,就是在耶路撒冷的召会;建立在安提阿,就是在安提阿的召会。我们不该在召会前面加上什么特别的名称,如路德会、圣公会、圣洁会,等等。
在新约圣经中,召会都是在地方的立场上,来建造基督的身体。以哥林多这城市为例:保罗到哥林多去,亚波罗到那里去,彼得也到那里去。这几位执事带着他们的职事,都到哥林多去,但他们都以基督为根基,在独一的一个立场上,就是一的立场上,地方的立场上,建造一个召会。在哥林多,只有一个召会,就是在哥林多的召会;并没有一个以上的召会,如保罗召会、彼得召会,以及亚波罗召会,甚至没有一个带着分裂意味的所谓基督的召会。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新约说到许多召会?那是因为这许多召会乃是在许多城市、许多地方上的众召会。在宇宙中召会是一个,但召会的彰显是在这地上,却有许多,是在许多城市里。在一个城市有召会的彰显,那就称为地方召会,就是在某个城市的召会。这里有一个原则,就是召会在每一个城市里的彰显必须是独一的。
二、召会在宇宙中是一个,召会的彰显在每个地方也是一个。
神永远的心愿,就是要在宇宙中得着一个新耶路撒冷所代表的召会,作祂一个团体的器皿,来彰显祂的自己。神怎样完成祂这个心愿呢?就是来到时间里,特别是来到新约时代里,借着祂的灵到各个地方,兴起一班一班信祂儿子的人来,再把这些人建造成一个一个的地方召会。你看初期的召会,无论是在耶路撒冷,是在安提阿,或是在别的地方,一个一个,都是这样。每一个地方召会,都是宇宙召会的一个雏形,在那个地方,来彰显基督,以彰显神。神所以拯救罪人,就是要得着人作建造地方召会的材料;神所以造就圣徒,就是要把祂所救来的人,建造起来成为召会。神在新约时代,在一个一个地方,都作这个建造的工作,结果就在各地都得着一个地方召会,一面作祂的居所,使祂能得到安息,一面也作基督的身体,使基督得到彰显。这就是神在地上的心意,也是神在今天所要作的事。每一个认识圣经的人,都不能否认这件事。
三、召会只该有一个立场,这是确定的原则。
召会的立场不是一件小事;这拯救我们,保守我们,保卫我们,并且关闭分裂的后门。我们都必须在正确的立场上聚会,没有别的路,也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一个选择,就是神的选择。以色列人照着神所吩咐的而行,但后来他们被掳,就迁徙到巴比伦和其它地方达七十年之久。七十年后,主来召他们归回,以保守一。然而,不是所有被掳的人都回来,只有少数人归回。从他们第一次归回的历史中,我们就看见在王室的后裔所罗巴伯和大祭司耶书亚的领导之下,这次归回有有四个重点:1、回到独一的立场,在合一的立场上来建造;2、恢复祭司和君王的职任(所罗巴伯代表君王职任的恢复,耶书亚代表祭司职任的恢复);3、重建神的祭坛(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献祭,守住棚节,恢复对神的敬拜);4、重建神的殿(藉着赞美、欢呼来立定圣殿根基)。另外,我们也看到在第一次归回之后,以斯拉和尼希米又陆续归回。当这少数人回到合一的地方,他们自然就从那些没有归回的人分别出来了。这是一种分别,不是一种分裂。他们只是回来,在正确的立场上实现正确的一,乃是那些坚持留在巴比伦的人制造了分裂;那些回来的人有合一,但那些留在被掳中的人却持守分裂。
接下来,正如今天有些宗教人士会说:“以斯拉和尼希米,你们传讲说我们必须守住主子民的合一。那么为什么你们从我们分别出来?为什么你们不留在我们这里,与我们在一起?你们一面传讲合一,另一面却制造分裂。”如果有人这样问我们,我们该说:“弟兄,跟我一同走吧!我们惟有在正确的立场上才能保守合一。只要你在正确的立场以外,你就在分裂里。所以,我加入你们是不合法的。我如果加入你们,就是加入分裂了。”又有人会问:“但以理怎么样呢?但以理留在巴比伦,并没有从被掳之地归回。”不错,在主的主宰下,但以理没有回去。然而,但以理的心和眼目一直是回去的。他每一天打开窗户,向着耶路撒冷祷告(但六10)。我们不该拿但以理的例子作借口,而不回到合一之中,留在分裂中是不对的。我们无法在错误的立场上有真实的一,我们在公会里无法有真实的一,加入公会就是加入“分裂”;我们必须回到正确的立场上。
肆、召会的内容和外表
关于此点,倪柝声弟兄在《召会的见证与立场》一书中说得很清楚,我愿意来摘录部分内容,与诸位分享(注:“召会”一词,原文“教会”):
“召会的见证乃是召会的内容,召会的立场乃是召会的外表。我们都知道,凡神所创造的事物,都有里外两面的需要。任何一件东西,都有它的内容,也都有它的外表。你没有办法找出一件东西,是光有一面而没有两面的。一件东西若光是一面,就没有法子存在。这是宇宙中一个非常大的定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照样,召会也有她的内容,和她的外表,这两面的讲究。但我们常会在召会的问题上,偏到一面去了。我们若不是太注意她的内容,就是太注意她的外表。但圣经的真理是平衡的。圣经如何给我们看见召会的内容,也如何给我们看见召会的外表。召会的内容就是召会的见证。我们已经看见,召会这个内容的见证,乃是彰显基督。而召会的外表,固然包括好多的点,好多的事,但这一切的点,一切的事,都可以用立场这一件事包括了。
有一件事,是我们需要承认的,就是凡爱主的人,追求主的人,对于召会的内容都没有多少的问题,但对于召会的立场,却有许多的争执。历代在爱主的人中间,关乎召会所发生的问题,大多都不在召会的内容或见证上,几乎都是在召会的外表或立场上。如果神的儿女,对召会的立场,能好好地解决了,神儿女中对召会的难处,可以说差不多也都解决了。”
伍、失去召会的合一,就失去召会的立场
严格来说,要有召会正确的立场,我们不仅需要基督身体真正的一,以及地方独一的立场(在地理上的),更需要合一之灵的实际。这三个元素是极其重要的,对我们成为真实又活的,不然就是一种的规条;正如倪柝声弟兄所说的,他害怕基督徒用他的这本书作为一种的手册,照着这个方法来设立召会,却是没有那灵。他曾说:“仅仅遵守事奉的外在形式,是没有任何属灵价值的,一切属灵的真理,不管是关于内里的生命或外面的生命,都有可能变成规条。任何出于神的事,内在的和外在的,若是在灵里就是生命。若是在字句里,就是死。”
今天,如果某地的圣徒说“我们是站在正确的立场上”,那么就该认真对照上面的这三个元素。如果你所在的地方,缺乏并破坏了这三个元素,却又说“我们的召会如何如何”,就是自夸多么完美,那便是自欺,就是死的。因为你所站的立场都不对了,还有什么可夸口的!特别是对于一地多会的圣徒来说,这三个元素是极其重要的。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召会合一的本质:
一、圣经提到保守“那灵的一”,就是那灵自己。
我们千万个得救的人,里头所有的那灵,就是一个;不只是同样的,并且是同一的。两个人素不相识,一见面得知对方都是神的儿女,里头就活跃了,好象就有了深渊与深渊的响应,这就是人里头最深处的灵彼此响应了。这个最深处的响应,就是合一,就是一,就是那灵的一,就是那灵的合一。这个也就是召会的合一。神这个灵在我们里面,就是我们的合一。但我们知道,等到响应之后,彼此就不能多谈,因为接下来就要问“你是哪个会的”,那么难处就出来了。难处在哪里?在理智,在理由,在作法,在意见。我们这些得救的人,里面都有了神这个灵,所以也都有了合一。但是因着我们的肉体,因着我们的个性,因着我们的情感爱好,因着我们的主张见地,因着我们的判断定规,有好些不同,所以就破坏了这个合一,也好象就失去了这个合一。实在说,这个合一是不能失去的,不过是受了委曲,藏起来了,退缩了,给我们的眼光征服了。这就是我们的魂生命,我们的爱好,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思路,我们的意见、眼光,和我们的主张、判断,胜过了我们里面的灵,压制了我们里面的合一。这样,就叫我们的合一,受到破坏,而好像失去了。其实这个合一还在这里,因为这个合一就是那灵自己,是永不能失去的。
二、召会的合一与合一的事实。
召会的合一,认真说不在于合,乃在于一。这个合一,是不需要联的,也是不需要合的,它的本身就是一。这不是人为的联合,这乃是神的灵在信徒中间所活出的一。像这样,在召会中间,就会有一个一的光景显出来。如果我们不在乎我们的意见、眼光、主张、情感和理智,只顾灵里面的响应,在我们中间就有这个一的光景。
合一的事实,就是“一身、一灵、一主、一神、一望、一信、一洗”。谈到这“七个一”,我们大多数的人都略有了解,在此我就不赘述。然而,我认为今天我们更需要看见的,是倪柝声弟兄所列举的“七个合一不可分”。这对我们实在是一个提醒:不可因属灵伟人作根据而分(林前一12-15,四6);不可因得救的由来为归属而分(林前三4-8,21-23);不可因“我是属基督的”为理由而分(林前一12-13);不可因道理的见解不同而分;不可因种族不同而分(林前十二13);不可因国籍不同而分(林前十二13);不可因阶级不同而分(林前十二13);不可因属灵情形软弱或错误而分(启二-三)。
三、召会的立场,就是召会的合一。
弟兄姊妹,什么时候你分了,什么时候你就失掉了召会的合一,也就失去了召会的立场。不论你这个分,是和地方上召会的分,还是和宇宙中召会的分,都会使你失去了召会的立场。
现在,我就非常痛心地想问,你那地为何有两班人?为何有三班人,甚至是五班人?那带领人分开的,你们分开的理由是什么?你们今天是站在哪里?是站在耶路撒冷吗?还是站在分裂的立场上?我知道你们从前有召会的正确立场,但你们已经失去了合一。既然失去了合一,就失去了正确的立场。那么,如今你们究竟站在哪里?也许有人仍是喊着“我们是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但你们却是在分裂里;也许有人说,“我们已经放弃了公会,现在我们是在自己家里聚会,作自由团体。”但我说,你们是在制造另一个分裂。在以色列人归回的历史中,出现了这样两类人;有些以色列人离开巴比伦,但他们到达正确的立场以前,中途却停在亚拉伯地。另有一些离开巴比伦的人回到很靠近耶路撒冷的地方,他们很接近了,却停在那里。这件事就是说,有些人的那个立场可能是在“亚拉伯地”,有些人的那个立场就是在很靠近耶路撒冷的地方,但这两个立场都不是正确的立场,仍然是在分裂里。这两类人在倪柝声那个时代有,今天也有。有的人,觉得我们所传讲的,合乎圣经,也从中得滋养,却不愿回到正确的立场上,他们宁愿在耶路撒冷附近或停留在“亚拉伯地”。这正如我在开头所说到的,有些人不愿付代价,回到正确的立场上来。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中间有一些人本来站在正确立场上的,但是他们不满足,很不满足,就失去了正确的立场。如今,他们究竟站在哪里呢?我认为,他们应该扪心自问;或许站在靠近耶路撒冷的地方,或许回到了亚拉伯地,或许又回到巴比伦去了吧!亲爱的弟兄姊妹,这对我们不仅仅是提醒和警告,更是一件羞耻的事。
陆、召会是以什么作立场
召会是以什么作立场?按圣经看,这一个立场,是根据召会合一的交通。凡失去召会合一,失去召会交通的,都失去了召会的立场。我们平时所讲的,以“一城一会”为地方召会的原则,那地方召会包括哪些人呢?所有在一个城的信徒,应该在那一个城的范围之内,组成独一的一个地方召会。换句话说,就是包括了这地方或这城的所有真基督徒。我们需要向他们敞开的,而不是封闭的。当我们说到“一城一会”,我们都知道今天的宗派,今天的公会,那些分门别类的光景,都是失去了召会的合一,所以也都是失去了召会的立场。但这话不单是针对基督教团体,也是对我们说的。倘若今天你是成了另一班人,成了另一个“召会”,请问,你还是在那个合一的交通里么?你究竟是向当地其他圣徒敞开的,还是封闭的?也许你说,我们仍有交通。但我说,你已经不在合一里了。否则,你怎么会成为另一班人。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虽与当地没有交通,但却是与外地有交通,甚至与海外都有联结。”但我说,你们若没有与当地有合一的交通,就算你跑遍全地球,与全世界的人有交通,你们仍是封闭的。并且,你们所站的立场,都算不得召会的立场。因为一个地方上的召会,就是宇宙召会在那个地方上的出现,所以一地只该有一个召会,一个立场。但是,假如你们因各种原因把召会分了,并另立了一个召会,在另一个立场上来建造。一面来说,你们虽是召会的人不错,但从另一面来说,你们却不是在召会的立场上。这就像,一个人是家里的人不错,但他已不在家里面了。弟兄姊妹,任何在召会合一交通之外的立场,都不是召会的立场;凡在召会合一的交通之外,或以真理的见解,或以行政的方法,以及别的东西为立场的,都不是召会的立场。
合一的交通是宇宙的,而显于地方上。在每一个地方上,只该有一个交通,一个立场。在地方上是合一的,在宇宙中也是合一的。这个显在地方上宇宙性的合一交通,就是召会的立场。说得简单点,召会的立场,就是召会那显在地方上宇宙性的合一。如果你们对当地圣徒是排斥的、封闭的、没有合一交通的,那么你们从哪里谈起宇宙性的呢?正如有人片面地说,我们只要建造基督的身体,而不要地方召会。那我说,虽然地方召会是手续,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但是你连地方召会都不要了,你从哪里建造呢?那基督的身体又从哪里得彰显呢?
柒、结语
弟兄姊妹,最后我愿意重申一些内容,希望我们都能对此有认识和回顾。地方召会不是一个组织,也不是一种系统,没有联邦,也没有自治,没有总部,也没有分会。实质上,乃是指各地一班清心爱主、蒙召的会众,在主的名里聚集,无宗无派,只按着新约圣经的榜样,在一个地方,作地方上的召会。我们中间虽有同工、有长老,也有各种有恩赐的人,却没有阶级制度或地位的讲究;信徒都是弟兄姊妹,彼此互为肢体。主恢复中的召会是基督身体的一部分,在各地方作耶稣的见证,作金灯台彰显神。今日在全球虽然有许多地方召会,但众召会却是一个身体、一个见证、一个新人,借着相调的实行,彼此交通,互相搭配,以达到基督身体的实际。
然而,我们承认一个地方召会,不是根据她的光景,乃是根据她的性质和立场。那么,有人又要问,谁是地方召会?首先,我们必须看见召会是神的召会(林前一2)。地方召会必须是神的召会,有神的神圣性质。众召会是基督的众召会(罗十六16下),并且在基督的元素里;其次,我们要看她的立场,是站在公会(宗派)的立场上,还是站在召会的立场上?召会的立场基本上不限于地方的立场,乃是一的立场,因着一这件事,我们才用地方来实行召会生活。关于地方的立场,新约里的原则是“一个城市,一个召会”。在一个城市里,不该有一个以上的召会。地方召会的光景能改变,有时也的确改变了,但地方召会的立场该永久不变。因而,我们需要看清那个立场,并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且持守着这个立场。阿门!
参引书籍:倪柝声《召会的见证与立场》、李常受《召会的立场与召会的聚会》
(编辑/埃辰,2014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