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网址:www.jdt365.net 简体繁体

人算什么?

“神学”二字由Theos及Logos二希腊文字并合成的。前者意神,后者意话语,意即关于神的言语,也可理解为关于神的学问或知识。研究神学可以锻炼人的思考能力,然而也很容易使人在知识里自高自大,又常会引起无穷的辩论。关于神学教义的讨论只有在敬虔被激发时才有价值。我们所知道一切有关神的事,分析到最后都是从神的自我启示来的。而神的启示大都来自于祂的话。信仰本身是一个奥秘,人的认知却是相当有限的。当人在思索神的时候,立即会显出祂的渺小,人越研究会越发现人理性的有限,再加之人类语言的缺失,和圣经记载的不详尽,以及人类经历上的有限,我们不得不说:人算什么?一个真正的神学,其价值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性的本身,它应该能使人更多地认识神而爱神,也应该能使人更实际地寻到真理并经历神,从而达致敬虔又喜乐的里外一致,在地若天的信仰生活。另外,一个真正的神学也应该竭力避免钻牛角尖的争辨,只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否则在人类的有限里就只是虚空的言论。关于人本身就是这样一个神学话题,香港真理书房出版的《人算什么》一书客观详尽地比较了二元论和三元论的不同。现选编按天推送,鉴于篇幅,注脚略过。 

二元论或三元论,是神学上一个争执已久的问题,在西方神学中此争执已有两千年历史,其中许多论点,都是辩过再辩的。在东方,八十多年前倪柝声写了一本《属灵人》,对国人属灵追求多有影响,其立论在属灵神学上有确定性的地位。不单在华语世界如是,在英语世界,藉其著述之翻成英文,亦予西方属灵神学不少震荡。二元论与三元论,属于基督教心理学之范筹命题。基督教心理学,是从圣经的观点与立场分析人本身之构造。近代基督教心理学,将世俗之心理学与圣经混在一起,有始末倒置之嫌。正确之基督教心理学,必须以圣经为基础,从圣经分析人的构造;世俗之科学,只能用以作为辅助补充。西敏神学院教授Jay Adams指出,一切心理教导必须以圣经为基础,圣经是剖析人类构造之惟一工具,是启示人在神面前之真实光景的凭藉。 

三元论人观,绝对不如有些人所云,只是少数人的偏见,更不是如有些作者所说,只是倪柝声首创的。这一系统的神学传统自初世纪古教父开始,已是教会所传扬、所坚守的。其后因Apollonias(亚波里拿留)之异端搅扰,以致引进反弹,造成往下千年教会对此真理之忽视。但自十八世纪后,此真理逐渐为学者所恢复,尤其在有心追求属灵生命信徒中,灵与魂之分开,成为一主要之启示与实行。二十世纪开始,主要倡导三元论者有慕安得烈,宾路易师母,梅尔博士、宣信博士等,而至二十年代,倪柝声始在东方参考这些前人的著作而写出其《属灵人》一书。故此倪氏之著作既非其独创,亦非其抄袭,而是跟随这一悠久的传统所发挥的属灵教训。至于二元论,亦有其历史传统,它的理论不能说错,只能说不够。它将人分为物质与非物质部分,这比一元论者在认识上是进步了。但是人除了物质与非物质之分外,非物质部分又有属灵与属魂的分别。这个分别在成圣的过程中尤其重要,它将什么是属神的,什么是属己的,划出一个分界,从而藉此达到不再是我,乃是基督,长大成人的属灵人。 

改革神学若光注重神所讬付他们的信息,不去摸他们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也不以独揽全部真理自居,则他们的贡献将会是更大的。他们一踏出他们有限的知识的范围,去说他们所不知的,立刻落在夏虫井蛙之妄论里,以致对经文的注释,对别种系统之神学文章之批判,都是带着有色眼镜所进行的评论。叫已接受他们神学系统的人更接受,叫不接受他们神学系统的人更对他们鄙视,英文即谓“preaching to the choir”。中文可谓“对自己人吹牛”,其学术价值甚可怀疑。 

二元论与三元论,是对圣经启示之人观两种不同之诠释。以三元论典范(paradigm)批评二元论,固难说服二元论者,以二元论之典范批评三元论,同样会叫人啼笑皆非。然而,批评与辩论的最终益处虽是可疑的,批评与辩论的手法和途径却必须是正确与合乎逻辑与事实的。本文就坊间发行之一些批评文章,作了这方面的检讨,指出某些文章是纰漏并申明不能认同其论点之处,目的不是为挑启争端,更不是为辩论“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无论如何,圣经总是神的话,一切的教训,最终的裁判,乃是根据圣经的话。圣经所启示的,我们不能不接受,圣经所没有记载的,我们只能引为参考,却不能视为绝对真理。问题是虽然圣经有明文启示,人也可能因自己之先入为主之主见,受蒙蔽以致不能看见真理,或者虽然看见,却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桎梏,不能坦然接受真理。要接受真理,除了亮光外,还需要主的恩典与怜悯,叫人谦卑倒空,灵里贫穷。如赫得(H.B.Heard)云:多数人以为自己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见解,并以为自己是为自己的见解辩护。他们自我恭维,认为他们见解独立、思想成熟,事实上他们的信念没有一点是出乎他们自己的。过去如是,将来亦如是。

属灵的事并不例外,人对属灵事物判断的模式,不过是他对所有事物之判断的模式其中一类,所牵涉的问题越困难,所可能产生的错误越严重,则大半人越不敢让自己观念和思想接受任何使自己不安的挑战,更不敢越过雷池半步。更正教在这方面并没有帮助我们脱离那麻痹的心态,而所涉及的争辩,既牵涉到人的本性,则其固执程度,必如人性之执迷,而人性一天不改,则拯救一天不来。至终人对真理之拒绝,必如其对圣洁之拒绝一样,是无法挽回的。…二元论与圣经三元论之分别,可比作眼睛和望远镜之分别。肉眼固然可以观察天象,甚至光凭肉眼可洞察日月星辰之轨迹,厘定耕作航程。照样,光认识人有物质身体与非物质精神,足以叫人能有得救的智慧,初步认识神和救主。但对教导真理者而言,要为人师导,则不能有错误之心理学。残缺之心理学所带进的,不仅是残缺之心理认识,更是残缺之神学认识,对人性模糊的认识,必引致对神模糊的认识。

(Noah Wu)

本文链接:http://www.jdt365.net/post/383.html
「仅供阅读参考,引用请注明出处」

美地之声 > 资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