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用乐器赞美神 生活喜乐满溢
【本站特约供稿/高歌】
诗篇一百五十篇说,“要用角声赞美祂,鼓瑟弹琴赞美祂;击鼓跳舞赞美祂,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祂;用大响的钹赞美祂,用高声的钹赞美祂。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阿利路亚!”(诗150:3~6)
近些年,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重视乐器的使用。笔者近日走访浙江某地,有幸见到当地召会的弟兄姊妹在大桥下排练。有的击着鼓,有的敲着锣,还有的吹着号;灵里相爱,魂里合拍,齐声“阿利路亚”——这是我在南方初次亲眼目睹此情此景,无不受感。当时心里就想:“一个地方,那软弱的,若经常参加这类的活动,如此操练,再死沉的人,也会被复兴,灵里火热起来!”
据当地一位弟兄讲:“参加排练的多是老年人。别的老年人都喜欢去跳广场舞,而召会里的老年人,平时就到公园或大桥下,来排练。一方面丰富了属灵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在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许多老年人觉得在召会中尽不上功用,而击鼓赞美神,却是他们可以做到的。并且,在某些特定的聚集场合,他们都能尽上功用。摆上自己那一份,心里自然喜乐无比。”
听罢,笔者以为,这种方式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也许有人持反对意见,把这种活动看作是娱乐,或显得不严肃。但我们的观念,确实需要有些转变。
在圣经《创世记》第四章开始,讲到人失去神,就产生无神的文化,喜欢用妆扮和娱乐等,去填充内里的虚空。甚至犹八是一切弹琴吹箫之人的祖师(创4:21);“犹八”原文字意就是“音乐”。人因着失去神作他们的喜乐与满足,便发明了音乐以自娱,但这却是人类艺术文化的开端。
当我们尽心尽性尽力(申6:5,30:2),并在灵与真实里献上赞美(约4:24),固然重要。但我们再看诗篇一百五十篇,诗人用管乐器(角,箫),弦乐器(瑟,琴),打击乐器(鼓)来赞美神,这也是一件美事。甚至诗人呼吁世人用各种乐器歌颂耶和华。
以色列的乐器主要是敲击乐和弦乐,都是大声和有节奏的。“角”,即羊角号;“琴”和“瑟”是大小不同、可移动的竖琴,它们的尺寸和弦线的数目都不同;“鼓”,即小手鼓;“箫”,泛指管乐;“钹”,是铜或银制的,大概有较大和响亮的,也有较小和高音的。
结束诗篇的一个高潮,乃是催促“凡有气息的”都要来赞美耶和华(诗150:6)。这既是诗篇的最后一节,亦是整本圣经的结论,即凡有气息的都当赞美万有之主。这是人的本分,亦是存在的目的(赛43:7)。
那么,如何赞美呢?答案是用你所有的一切来赞美!诗篇末了这短短的数行,列出了几种生活层面:国庆及宗教圣会,是以角声揭开庆典。这是一种弯角,如用于宣告禧年(利25:9;诗81:3);欢乐的庆祝,如凯旋而归,则有击鼓跳舞(诗81:2,149:3);一般性的奏乐用箫或笛(创4:21;伯21:12,30:31),这些与日常生活相关。但这里不是要强调这些区分,乃是陈明,各式各样的乐器,或属庄严或属欢愉,或为打击或为弹奏,或发柔声或发锐声,都要集合起来赞美神。至于有人判定是娱乐,或是赞美,那要看各人的衡量标准。赞美是一件很喜乐的事,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如果我们借口以摇滚及RAP(说唱)在召会中施行,不用想,亦知不适宜的。所以,看待一件事,或某个真理的要点,要平衡为佳。
有一位拉小提琴的弟兄作见证说,他悔改之后,他的小提琴也悔改了;意思就是说,乐器都是顺着他们的主人成了感谢赞美神的器皿了。人心中若充满了爱神、感谢神的情绪,他的身体、手、脚、口舌都必一同欢乐。手中的乐器也必一同伴奏出美丽的音调感谢神。在基督里最美的圣诗,是信徒被圣灵感动,根据圣经的话写成的,信徒同心合意唱出赞美神的优美诗歌,将属天的异象表现在人间。不同的乐器,也可以代表信徒各种不同赞美神的方法,都是十分和谐,没有丝毫杂音乱调。
圣经当中最多、最积极的命令是:“你要赞美”;而消极方面最多的指示是:“不要怕”。不错,神希望祂的子民无论在任何环境之中只要赞美,只要感恩,而不用惧怕。
伟大的《诗篇》最后以洪亮的“阿利路亚”结束(诗150:6)。在庞大的诗歌音乐厅里,许多人常因这激动人心的合唱而振奋。当交响曲达到高潮的时候,我们不禁肃然起立,欣然加入这最后的“阿利路亚”,赞美神的羔羊。
弟兄姊妹,神预备了整个宇宙成为一个大交响乐园,为着颂赞圣子基督。神所喜悦的,是一切被造的都从叹息转变欢乐,一切咒诅都已消除。但祂一定要听见你的声音,你要在召会中与自然里赞美祂,你若不为祂的作为而赞美,就应在事奉上彰显祂的伟大。如果不能吹号,也可吹笛。如果你不能在感觉上体会,应有信心的确据,但你一定要赞美祂!
(埃辰,2017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