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赐不是生命
保罗对付知识和恩赐
哥林多前书对付说方言的问题,对付知识和恩赐。保罗在一章对哥林多的信徒说:“因为你们在基督里,在一切的发表和知识上,样样都得以富足,……以致你们在恩赐上一无所缺”(5,7) 。哥林多信徒在知识、恩赐上太丰富了,一无所缺,以致产生了难处;他们知识丰富,恩赐也很好,但他们中间却很紊乱。照着新约的记载,哥林多教会是最紊乱的一个教会;没有一个地方教会,像哥林多教会那样紊乱。哥林多教会不只紊乱,也最为有罪,甚至连偶像的事都不清楚。实在很奇特,他们知识够,恩赐也多,却是又紊乱又有罪,并且和偶像有牵连。这无疑给我们看见,知识不是生命,恩赐也不是生命。
基督成为我们的智慧
在林前一章末了,使徒保罗说:“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出于神,这基督成了从神给我们的智慧、公义、圣别和救赎。”(30) 。神使基督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别和救赎;神没有使基督成为我们的知识、口才和恩赐。这样说可能会让有些人听了不舒服,因为在基督徒中,属灵的知识、口才和恩赐是非常受重视的。若有人能站起来讲几句漂亮的话,引经据典,说故事,讲比喻,讲得头头是道,让人听得津津有味,那就是头一等的传道人。事实上,从来没有一个名传道,说话结巴不流利,声音不洪亮。只要他在人群中站起来讲话,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辞句顺畅,像音乐一样动听,定规受欢迎。同时,他无须会讲太多篇道,只要能讲三、五十篇,就可以到处开奋兴会,到处受欢迎了。
名传道的害处
然而,我们要看见,就是这样的名传道害了教会;因为没有一个名传道不自立小派别。几乎每一个名传道,都有自己的小派别。只要是名传道,受人欢迎,就会自成一派。在西方如此,在东方更是不得了。我们年长一点的,从年幼就作了基督徒,我们看基督教,整整看了半世纪多。这半世纪以来,在中国人中,没有一个名传道不自成一派的,并且没有两个名传道能在一起合作。虽然表面上都讲得冠冕堂皇,声称在基督里是合一的,同信一主,同归一宗,都是主仆;但事实上这些人不能真正合作,并且背地里还彼此妒忌。
更超越的路是爱
我们要看见,口才、知识、恩赐是害人的。保罗在哥林多前书里,虽然没有用毒蛇、猛兽这些字眼形容那些人,但是你读整卷书,会发现保罗对这些非常有戒心。所以他告诉哥林多人,他们的口才、知识都全备,没有不及人的,但保罗要把极超越的路指示他们;没有一条路比这条路更超越,这条路就是爱 (十二31~十三3) 。哥林多人要知识、口才、恩赐,但他们一点也不属灵;保罗甚至称他们为属肉的。(三1) 。今天同样有很多人,只在意外面恩赐的表显,却不注重内住的灵。不仅如此,有些灵恩派基督徒所谓的方言,其实不是地道的真方言。巴兰的驴那一天开口说人话,才是地道的方言,是真方言。(民二二28~30) 。但即使有人会讲真方言,保罗还是说,这样的人不过是鸣的锣、响的钹,没有生命(林前十三1) 。
单纯的接受基督作生命的供应
在教会聚会中,有的人讲话好听,却是鸣锣响钹;有的人结结巴巴,却是生命的出口。你要哪一种?许多人都想要鸣锣响钹,不要结结巴巴;但保罗说,在教会中造成困扰的,就是那些无生命的恩赐,那些鸣的锣、响的钹。哥林多人最欣赏恩赐,保罗来了,他们觉得不错;亚波罗来了,他们说不错;彼得来了,他们也说不错。这三个人,对上三种人的口味。因此,有的人说,我是属保罗的;有的人说,我是属亚波罗的;也有人说,我是属矶法(彼得)的(一12) 。于是哥林多教会就产生派别、分争、结党。他们在恩赐上一无所缺(7) ,但他们一点也不属灵,反而天然口味相当重。一有口味的偏好和欣赏,非结党分派不可;好比四川口味是越辣越好,北京口味是越淡越好。我们在教会中事奉,对属灵的口味应当糊涂,辣也吃不出,香也闻不出,吃饱才算数。我们都得靠主的恩典,聚会不挑口味,只要简单的吃。当弟兄姊妹起来作见证,释放话语,我们不要挑口味,有偏好,乃要单纯的接受基督,得生命的供应。
团体建造的路
神今天需要一条路,一条建造的路,团体的路。当三、五十位弟兄姊妹在一起,彼此相爱的事奉时,人就能看见他们的聚会是强的,传福音带人得救是容易的。然而,有的地方,虽然人数众多,却是散的。人到会所里,感觉冷冷清清、零零散散,没有什么建造的味道。所以到了传福音时,能力就差;聚会时,里面自然就弱。若是我们看见一个教会,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弟兄们都在那里关心人,这样的教会就有前途;因为能关切别人,就会有建造。这不是劝勉出来的,乃是人让主在他身上作一种建造的工作,他就能学习一直去关切别人。若是一个工人之家是互不相管之家,你不管我的事,我也不管你的事,这就违犯了基本原则,也就不能盼望工作会产生什么结实的果效,或有什么建造的结果。
——节选自《教会的治理与圣徒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