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和全群谨慎
圣经是一本生命的书,但在它里面也能找到今天各种学科的种子,不单有天文地理,文学艺术,还有经济政治学。关于国家的治理,在以色列的历史上更是有详尽的记载。以色列人是神属地的子民,新约的信徒是神属天的子民,神对以色列国管理上的原则今天照样可以应用在新约教会的治理上,教会的治理首要的是对牧者长老的们的规范,因为头羊的情形会决定群羊的光景,教会若是没有方向,大多是因为牧长们没有榜样。因此,牧者长老们不单要为自己谨慎,也要为全群谨慎(徒20:28),新约还专特有几卷教牧书信,教导做长老和执事的条件和要求,使我们知道在神的家当如何行(提前3:15)。在旧约也有专门制定做王的条例,读来对今天教会的治理很有启发。
申命记十七章十四至二十节专门说到立王治理百姓的条例。事实上,神不喜欢祂的百姓中有王。因祂自己就是王;所以,祂的百姓想要一个王,意思就是他们想要一个人来代替神。因着以色列人的坚持(撒上八4~22),神就给他们一个王-扫罗。扫罗不是个好王,因为他不是合乎神心的王。以后,神又拣选并兴起大卫来代替扫罗。神早预知以色列民的情形,在申命记中就立下了做王的条例,使他们能蒙保守。
第一,必须是神所拣选的弟兄。王必须是神所拣选的弟兄(申十七14~15),外邦人不能做以色列的王。同理,今天在教会中,不信的人也不该作神百姓中间的领导。这种事在教会受逼迫或难为的时候不大可能,但是在教会世俗化严重时却是很自然的事,中古世纪的教会就出现好几次买卖圣职的丑闻,有不信的人都能做得了教皇。今天,在利己主义和消费主义兴盛的趋势下,教会也开始有请不信的人来负责各项事工的倾向。
第二,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为要加添他的马匹(申十七16)。王为自己要加添马匹,会使百姓堕落到埃及去。埃及表征世界,马表征属世的凭借。我们若使用属世的凭借或属世的方法,就必堕落回到世界去。教会毕竟是属灵的团体,在世却不属世,有些教会为了人数的扩增,或者是和掌权者打好关系,各种手段都用,只重结果,不在意过程,着实令人担心,就是真达到了目的,也无法荣耀神。
第三,王不可为自己多立妃嫔,好叫他的心不至偏离(申十七17上)。王也不可为自己多积金银(申十七17下)。带领教会的弟兄姊妹特别需要在财务和两性关系上清洁干净,在外人中要有好见证。一旦在这两方面有问题,最好的路就是从职责上退下来,否则不单自己在服侍上会没有力量,撒旦还会有攻击教会的地位和入口,使教会失败软弱。过于积财也不是教会的长执们该有的见证。
第四,王要为自己抄录一份律法书,并在一生的日子诵读(申十七18)。这里的律法是指摩西五经。王要抄录一份,还要在他一生的日子诵读,好学习敬畏耶和华他的神,遵行这律法书上一切的话(19),这指明在管理百姓的事上,王首先要藉着神的话规律自己。以色列人中间正确的王,乃是受神的话教导、管治、规律并约束的。今天对教会中的长执们来说,原则也是一样。牧者长老若不读经,不受神话语的约束,也不明白神的心和事奉的原则,就不能管理教会,无法照着神来牧养群养(彼前5:2)。要管理教会,长老必须由神的话语重新来构成,教导并活出这话。结果,他们就会在神的管治、神的规律和约束之下,他们的决断自然会有神在其中;这样,长老就能代表神来管理教会。这种管理就不只是人治而是神治。今天很多教会的长执们都被大量的行政事务缠身,甚至沉迷其中,对主的话却缺少兴趣,这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
第五,不可向弟兄心高气傲。王要学习敬畏神,遵行这律法的诫命,免得他向弟兄心高气傲,离了这诫命,偏左偏右。这样,王和他的子孙,便可在以色列人中居国长久(申十七20)。骄傲使我们成为绝顶愚昧的人,比起年长的服侍年日久的长执,很多刚开始服侍教会的青年同工更容易骄傲,因为经过的失败少,服侍中稍微有些果效就不知道自己是谁,想要让全天下的人知道,在做见证或是与其他教会来往的过程中最能显明这一点,若是介绍起自己所在教会蒙恩的情况,都会不自觉地在那里炫耀,其实教会好不好都在于神,就我们自己而论一无可夸,只是无用的仆人。
从以上所列圣经节可以看出,做王的条例大多还是关于生活方面的讲究,能力还在其次,而生活乃是在于生命,什么样的生命会决定什么样的生活。圣经能以如此清楚的条例来规范王的生活,也说出榜样的重要。如果今天教会的牧者长执们也能照此原则生活,在生命中事奉,就可免去很多教会的难处,堵住很多的破口漏洞,少走很多的弯路。
(Noah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