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恢复的历史简介
圣经给我们独生一无二的标准
序言
自第一世纪末,召会堕落,神圣的启示渐次失去,纯正的信仰纷遭离弃后,神即在他的子民中,兴起了他的恢复的工作。历经诸世纪,此一工作已循序完成。惟在众多信徒深处,“主的恢复”仍仅倨促为一抽象且模糊之概念,令所有关心神旨意者,为之怆然。为使神永远的旨意,不仅得以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更能如保罗所言[向众人照明”,一班有心,且得识神心意并神在时间中之同工者,特将神历代恢复之工,以时代为主轴,以简明扼要之史实为内涵,客观的条述,图例成此一展览,公诸所有神的儿女,俾使“主的恢复”在神的众儿女中,能勾勒出神永远之定旨,使其成为吾等竭力所向之使命。
主恢复历史纪年
【将那历世历代隐藏在创造万有之神里的奥秘有何等的安排,向众人照明。】 ----以弗所书三章九节
早期使徒们
马太 又名利未,马可二章十四节称为亚勒腓的儿子,原为税吏,后为使徒。于主后37-40年间著马太福音。往来犹太地,埃提阿伯,帕提亚传福音,约于主后60年在埃提阿伯殉道。
雅各 乃主耶稣和犹大肉身的兄弟。是耶路撒冷召会中的长老,与彼得,约翰同称为召会的柱石。约于主后50年完成雅各书。
路加 是外邦人,可能是住小亚细亚的希利尼人,职业是医生,在保罗出外尽职时与保罗同行。分别于主后60年及67-68年,写成路加福音及使徒行传。
彼得 于彼得前书及彼得后书之首,分别自称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及耶稣基督的奴仆和使徒西门彼得;前后于主后64年及69年完成该书信。彼得乃十二使徒中,最先被呼召者,原为加利利的渔夫。依圣经记载,以主应许作得人的渔夫,三次否认主,五旬节的传道,及在哥尼流家中将福音带给外邦人等事迹为著名。以后往亚西亚,罗马传福音,约于主后69-70年间殉道。
犹大 犹大约于主后69年着犹大书,与雅各布书作者雅各布,同为主耶稣肉身的兄弟。
马可 又称约翰,是耶路撒冷召会中所题及之马利亚(徒十二12)的儿子,巴拿巴的表弟(西四10)。马可与巴拿巴、保罗一同尽职,与彼得十分接近。召会初期咸认马可福音系由彼得口述,马可笔录,完成于主后67-70年之间。
保罗 原名扫罗。逼迫、捆绑一切呼求主名的人,在往大马色的路上为主的显现所转变。主称保罗为“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居王并以色列子孙面前,宣扬我的名”。保罗四次出外尽职,旅程东起耶路撒冷,西达罗马,著有加拉太书(约主后54年、帖撒罗尼迦书(约主后54年)、哥林多书(约主后59年及60年)、罗马书(约主后60年)、以弗所书(约主后64年)、腓立比书(约主后64年)、歌罗西书(约主后64年)、腓利门书(约主后64年)、提摩太前书(约主后65年)、提多书(约主后67年)、希伯来书(约主后67年)、提摩太后书(约主后67年)。约在主后67年因尼罗的逼迫而坐监,不久即殉道。
约翰 使徒约翰,为西比太的儿子,雅各布的弟弟。他的母亲是撒罗米。约在主后90年左右,在以弗所著约翰福音,于主后90-95年间写成约翰书信。
罗马帝国下的殉道者/教父们
罗马的革利免(约30-96 A.D.)罗马监督。见证神圣三一、基督的神性、靠恩典称义、召会的合一等。
以格那提(35-107 A.D.)安提阿监督。著有七封书信,在早期召会具深远影响力,后被罗马兵丁带至罗马殉道,对逼迫者宣告:“把我交给野兽,使我藉其有分于神”。
玻雷卡(约69-155 A.D.)在使徒约翰门下受教。后为士每拿的监督,著作中常引用经文,对抗智慧派的异端者马吉安,称其为‘撒但的首生者’,后以八十六高龄殉道。
艾任纽(约130-202 A.D.)玻雷卡的门生,里昂的监督。著〈对抗异端〉,专为反对智慧派异端。主张基督为末后的亚当,在祂里面不仅恢复首先的亚当所失落的,且完成神在人身上的定旨,确言“人在神的救恩中,得以成为神的复制品”。
希坡律托(160-235 A.D.)著名护教士,曾从学于艾任纽。著有〈驳诸般异端〉,极力对抗撒伯流派等异端。又著有“使徒遗传”,热心保守纯正信仰,维护使徒教训。
特士良(约160-225 A.D.)北非的教父,著名护教士。思想源于艾任纽,著有〈驳帕克西亚〉,主张三一神位格为三、实质为一,又对基督的神人二性加以区别,影响日后奈西亚信经之制定。对抗智慧派“马吉安学说”,幻影说等异端,并向罗马政府为基督的信仰辩护。
潘代诺(120-190 A.D.)亚力山大学派之开创者,创办圣道学校。
亚力山大的革利免(约155-215 A.D.)生于雅典,潘代诺门徒,后成为亚力山大城著名的教师,着重陈明那成为肉体之‘道’的工作。
俄利根(约185-254 A.D.)生于埃及,继革利免而成为亚力山大城著名的教师。著作丰富,以六种版本经文合璧的旧约圣经“Hexapla”最负盛名;将希伯来文旧约与四种希腊文译本并列,又附以各种注语解释,看见召会的属天性质,指出召会在属灵上乃是“由所有经历福音大能的人组成”,又陈明祷告不是“祈求”,乃是“有分于神的生命”。
亚他那修(296-373 A.D.)在主后325年的奈西亚大会中,协助制定圣经,后为亚力山大城监督。一生对抗亚流的异端,力陈“基督的神性”,不屈不挠。著有〈关于话成肉体〉,明言:“祂成为人,为要使我们成为祂的复制”。
加帕多家派教师 阐明神圣的三一乃是“三个身住一个素质”。
巴西流(约329-379 A.D.)加帕多家派教师之一,该撒利亚监督。深受修道主义影响,极力提倡简朴生活,精通俄利根之学,反对亚流异端,倡导奈西亚大会所定教义。
纳撒的贵格利(约330-390 A.D.)加帕多家派教师之一,巴西流幼弟,纳撒监督,陈明神圣三一身位(hypostasis)与素质(ousia)之别。
拿先斯的贵格利(约330-394 A.D.)加帕多家派教师之一,康士坦丁堡监督,极有讲道口才,以对抗亚流派的五篇神学讲章著称。
耶柔米(340-419 A.D.)生于意大利,后移居巴勒斯坦,毕生奉行修道主义,并鼓励信徒过苦修生活。费时二十年,将圣经译为拉丁文(武加大译本),同时著有数巻新旧约释义、召会历史。
屈梭多摸(346-419 A.D.)康士坦丁堡监督。注重基督徒之行事为人,讲道偏爱解释圣经,又极富于实行性,著书赞扬修道、守童贞、守寡等生活,殉道。
奥古斯丁(354-430 A.D.)北非希波的监督,为召会的合一大发热心,驳正伯拉纠派的异端。著有〈忏悔录〉,〈神之城〉,又著〈三一论〉,陈明神圣三一之真理,影响后世西辺基督教神学至巨。
黑暗时期中的改革者
本尼狄克(480-550 A.D.)负笈罗马,厌弃其间角落生活,后建立修道院达十二处,又重新编订修道院规条,被誉为“西辺修道院之父”。
保罗派信徒 小亚细亚和亚美尼亚信徒,为有别于罗马教,自诩使徒时期召会的真正属灵继承者,遵守使徒的教训和圣经的教导而跟隋主,竭力维护并传续新约的精华。主要人物有西拉(Silvanus,630-684 A.D.),及士求(Sergius,765-835 A.D.)等。
波各米勒派信徒 八世纪中期,一部分信徒迁至康士坦丁堡;十世纪时,又有信徒西至保加利亚,引领多人悔改归主,建立召会,主要人物贝西尔(Basil,1070-1119 A.D.)。四处劳苦传道教训,主张亲手作工,对于外邦人一无所取,以行医维持生计,殉道。
亚勒比根斯派信徒 法国南部信徒,反对罗马教而自行成立聚会,主张简朴虔敬的生活行为。最著名者彼得波路(Pierre de Brueys)四处传道二十年,教训人离开迷信,返回圣经真理,恢复信而受浸真理。于主后1126年殉道。
瓦勒度派信徒 传云自使徒保罗时代,从意大利迁居至阿尔卑斯山区的信徒,遵循使徒时代召会的内容,笃信圣经是信徒当守的信仰与召会秩序的准绳,主要人物里昂的彼得瓦勒度(Peter Waldo,1140-1217 A.D.)。恢复信徒两两出外传道,又翻译圣经。在波希米亚作工多年,带进复兴,跟随者甚众,多外出传道,遍布法、义、德、奥、瑞士,波希米亚等地。
弗朗西斯(1182-1226 A.D.)原为富人之子,变卖一切周济穷人,实行自愿贫穷的生活,恢复自愿贫穷的实行,后成立方济会,四出传道。
阿奎那(1225-1274 A.D.)学问渊慱,著述丰富,为中世纪经院哲学思潮的主要人物,编著〈神学总论〉,为系统神学的权威。
威克里夫约翰(1329-1384 A.D.)英国罗拉德改革派信徒(Lollards)著名人物,著有〈神的国〉等论文,指出“耶稣基督的福音,才是真正的宗教”,“只有圣经是真理”,凡与圣经一致者方有权力,认为信徒可直接与神交通,否定尼哥拉一党的权威;又翻译英文圣经,组织布道团体,使圣经教训能传遍英国。
布拉格的耶柔米(1371-1416 A.D.)到英国求学受威克里夫影响后回捷克,主张人要领受福音以得救恩,指责罗马教已离弃基督的教训,殉道。
胡司约翰(1373-1415 A.D.)受耶柔米影响,主张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不是出于遵行律法;人非敬虔度日,不能讨神喜悦,殉道刑前宣称:“主说,人若因我辱骂你们…你们就有福了…这句话何等宝贵!所有为基督争战的信徒,都要得着生命的冠冕”。
共同生命弟兄会 由荷兰的格若特(Gerard Groote,1340-1384 A.D.)与罗斯布若克(Jan Van Ruysbroeck,1293-1381 A.D.)共同成立。格若特原为富家子弟,但深受修道主义和神秘主义影响,舍弃一切,成立共同生活修道院,并开始奋兴布道,创办学校,对有志之贫穷青年施予灵性教育,为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以圣经为基础的教育。写〈效法基督〉的肯培多马(Thomas a Kempis)、伊拉斯谟斯都曾受教门下,又印刷圣经、出版诗歌集,在改革上贡献卓著。
肯培多马(1380-1471 A.D.)公认为〈效法基督〉之作者。重视祷告生活,以生命长进惟一之途,把与神交通和生活实行调在一起,帮助信徒核对自己是否真认识十字架的道路,该书为奥秘派灵修主义名著。
伊拉斯谟斯(约1466-1536 A.D.)印行希腊文新约圣经,附拉丁文新译及批注和释义,使信徒皆得读神圣启示,认识基督和使徒的教训,为罗马教内部改革浪潮催生。
联合的弟兄们 重新研究召会的原则,一心转回起初召会的样式,强调基督和使徒所教导,圣经所指明的圣洁生活原则,主张“多收的没有余,少收的没有缺”。留下著作、圣诗甚丰,尤重真理教育,特别是因信得救。主要人物有布拉格的路加(Lukas,不详-1528 A.D.)等。
改教运动
路德马丁(1483-1546 A.D.)恢复因信称义的真理,给人公开的圣经。早期作品充满共同生命弟兄会的风格,力指救恩乃人直接到神前,藉在基督里的信和顺服祂话的心而得。坚持圣经真理,将新约译为德文。
慈运理(1484-1531 A.D.) 瑞士改革宗领袖。依次讲解新约各巻,认为圣经乃惟一当遵循之法则。著六十七篇短文,说明得救在乎信,否认天主教之迷信,但未见受浸之真理。
士文克斐天尔(1489-1561 A.D.)西利西亚改革的主要人物。相信圣经是出于圣灵的感动,陈明救恩乃是生机的过程,明言那钉死、复活并得荣的神人乃是赐生命的灵。主张信徒皆有祭司职任,选召并非出于人意,而是由于圣灵的启示和显明。
勒菲甫尔(1455-1536 A.D.)十六世纪初法国和瑞士改革运动的主要人物。将新约圣经和诗篇翻译为法文,鼓励直接研读圣经。他说,“惟有神才能在恩典中借着人的信,叫人永远称义”。
法勒尔(1489-1465 A.D.)瑞士改革运动的主要人物。经历因信神儿子和祂救赎功续而得的救恩,认识得救是因神的恩典,不是靠行为。在瑞士法语区(特别是日内瓦)劳苦作工,后得着卡尔文。
加尔文(1509-1564 A.D.)名著〈基督教原理〉,乃改教运动中讲解基督信仰与基督徒生活条理最清晰,系统最分明之论著。他发挥、阐释因信称义与受浸乃神应许之印证的真理,注重神的荣耀、信徒蒙拣选、得救之穏定、信徒努力追求实行神的旨意为蒙召目的等真理,又撰写圣经批注,为当时改教者中著作最富者。由于主张长老治会,为苏格兰改教派所遵,逐为长老会之源起。
重浸派 源于日耳曼弟兄们,实为浸信派。宣扬因信称义的真理,看见婴孩受洗之错误,恢复人必须清楚认识因信称义的真理,才能受浸,恢复与主灵里的交通,不容宗教仪文、世界等拦阻。有不少诗歌作品是在狱中写成,充分流露为主经历的苦难和对主的爱慕。
门诺(1492-1559 A.D.)浸信派信徒中的主要教师。劝研圣经,遍游荷兰探望各地受逼迫信徒,成立聚会,为门诺会之始,首先认知‘阶级的错误’,并恢复弟兄彼此的称呼,又差人往俄国传福音。
廷德勒(1494-1536 A.D.)翻译英文圣经,广为流传,殉道。
英国清教徒 受卡尔文影响兴起,视圣经为基本权威,反对尼哥拉党的教训和偶像崇拜。要建立合乎圣经真理的召会,受逼迫移往荷兰。于1616年建立公理宗,并于1620年乘‘五月花号’移民美洲,奠立根基,以迄于今。
福克斯乔治(1624-1691 A.D.)贵格派(Quakers)一即公谊会(Society of Friends)领袖,追求真正属灵的经历,恢复信徒能直接从主得着光照,相信圣灵的直接感动、聚会的方式多采尊重圣灵自由运行。
本仁约翰(1628-1705 A.D.)清教徒之一,极有讲道的恩赐,著有〈天路历程〉,是除圣经以外最受基督徒欢迎的著作,其中对话几乎百分之八十是圣经的直接引语或采取经文的意义,殉道。
史宾奈(1635-1705 A.D.)改革宗之敬虔派(Pietists)的主要人物,见当时之路德会已流于形式,人意充斥,主张必须回到圣经的教训,恢复哥林多前书十四章的教训,开始教导人脱离传统的仪文,跟随圣灵的带领。
亚尔诺得(1666-1714 A.D.)史宾奈之友,著书论及召会问题,认为当时召会已偏离真理,须回到新约圣经的立场。主张信徒要与世人分别,彼此应多交通。
奥秘派
拉巴弟(1610-1674 A.D.)专心研读新约,认为召会的恢复在于回复起初召会生活的样式,应按照哥林多前书十四章的原则聚会;又指出福音是信心与敬虔惟一的指引,生活的能力源于与神交通的内在生活。教导人祷告默想,指出只有真正重生得救之信徒的聚集,方为真正的召会;信徒借着圣灵彼此联结,成为一个身体,在召会内同受基督的灵的引导。
摩里诺斯(1640-1697 A.D.)著有〈灵程导引〉,教导人如何舍己,与主同死,为当时极有影响力之著作。
盖恩夫人(1648-1717 A.D.)一生经历十字架,经过神雕刻,修理而得洁净,著有〈简易祈祷法〉、〈馨香的没药〉,对圣徒属灵生命极有助益。对于如何与神的旨意联合,如何舍己等有深邃精辟之认识。
芬乃伦神父(1651-1715 A.D.)与盖恩夫人同工,极肯为主受苦,释放许多属灵的启示。
劳伦斯弟兄(1605-1691 A.D.)改进奥秘派的教训,使其成为可实行的。著有〈敬虔圣洁生活之急切呼声〉,影响韦斯利约翰、怀特腓等,极为深远。
摩尔维亚弟兄们
新生铎夫(1700-1760 A.D.)原为贵族,父为史宾奈好友,受敬虔派影响颇深。他将产业为主打开,接待受逼迫的各方信徒,且作灵性指导的工作,因而产生了摩尔维亚的弟兄们(Moravian Brethren)。首开海外差传布道之风气,差派的人比任何团体都多,比例也最高。
韦斯利约翰(1707-1771 A.D.)得摩尔维亚弟兄们的帮助而得救,看见因信称义的真理;又深受盖恩夫人和劳威廉之奥秘派的影响,进一步恢复圣洁的真理,看见人不仅是因信得称义,更是因信得圣洁。1729年在牛津成立聚会,讨论得救和荣耀神之生活等问题,后成立卫理会,即美以美会。
韦斯利查理(1707-1771 A.D.)与兄韦斯利约翰一同劳苦作工,为圣诗巨匠;作诗超过六千首,大抵讲述圣经中的主要教训,抒发灵里敬拜的深意,表达信徒内心的爱慕和赞美,属灵价值极高。
怀特腓乔治(1714-1770 A.D.)与韦斯利兄弟二人开始露天布道,领人归主。后大多在美洲工作,他恢复恩典的福音,主张凭信接受基督的平安,快乐服务的生活为得救的结果。他说,“但愿所有的名字都被废去,只有基督的名被高举”。
英国的弟兄们
英国的弟兄们 恢复召会属天的呼召与召会的合一,看见宗派组织的错误,认识基督的身体只有一个,召会不应由人意组织而成,只应直接受圣灵带领。解释旧约各种预表极具权威,并理清圣经中对犹太人与对召会的预言。著作甚丰,时至今日,其神学仍为基督教中最高者。
葛罗甫(1795-1853 A.D.)开始弟兄们的聚会,看见宗派按立的错误,到中东、印度传福音。
达秘(1800-1882 A.D.)出版弟兄会所出的第一本书〈基督召会的性质与合一〉。精通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翻译圣经为德文、法文以及英文。著有〈圣经略解〉,为同类书籍之权威。又为主四出传道,终生未婚。他说,“基督是我生命中的惟一目的,因我活着就是基督”。又说,“有三件事我时常思想:一、神是我的父,我是祂送给祂爱子的恩赐;二、基督是我的义;三、基督是我生活的目的,又是我永世的喜乐”。
柏勒(1795-不详A.D.)是达秘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同学,看见尼哥拉党教训的错误,恢复弟兄彼此交通、追求的聚会。
慕勒(1805-1898 A.D.)在祷告和对神话语之信心上有很好的学习。创办孤儿院,在经济上凭信心生活,他恢复藉祷告取用神应许的真理,以及凭信生活的见证,一生祷告得答应之事例数以万计。
马金多(1820-1896 A.D.)著〈摩西五经批注〉,为同类之权威,恢复了对预表的认识。
开雷威廉(1821-1906 A.D.)达秘的教训和实行,都借着开雷得到最好的解说和推行。司布真推崇他是“弟兄们当中一位优秀的神学家,是个宇宙人”。
郭维德(1813-1901 A.D.)看见基督徒得奖赏的问题,发现人固然因信得救,但在神前却要按所行得奖赏;得救是生命的问题,得赏乃生活的问题。他恢复两项重要真理:基督徒有从千年国里被隔离的可能,故此信徒必须忠信、殷劝;大灾难前不是全体的信徒都可被提,只有得胜,忠心的信徒才有份。
彭伯(1703-1791 A.D.)著有〈大预言〉、〈地的最早年代〉,〈两个巴比伦〉等书,皆解经名著。
潘汤(1870-1955 A.D.)创办〈黎明报〉对于预表和预言的研究极具权威。
米勒(1810-1883 A.D.)著有〈召会历史〉,乃所有同类论著中最符合圣经者。
卡亭乔治 著有〈救知乐〉,告诉人得救是可以知道的,恢复了救恩的把握,而全面恢复福音真理。
福音运动/灵恩运动
<福音运动>
凯瑞威(1761-1834 A.D.)受奥秘派劳威廉著作影响,并认为人有责任,能力接受福音。著有〈咨询〉一书,专论基督徒向异教徒传福音之义务,成立“向异教徒播道会”。在印度传福音达四十年,将圣经译为印度各种语文,带给印度和英国福音的属灵风气。
李文斯敦(1813-1873 A.D.)毕生奉献非洲福音工作。
斐尼查理(1792-1875 A.D.)是十九世纪美国大复兴的器皿,看见复兴乃是基督徒复起初的爱,罪人觉悟过去的光景而悔改、唤醒、矫正退后的召会,使注意到属神的事。主张神折服罪人的方法,就是基督的形像在祂信徒身上的更新彰显,在生活中的荣耀见证。
戴德生(1834-1892 A.D.)英国浸信会牧师,受清教徒著作影响,主张建立起依新约原则实行的召会,讲道大有恩赐。他的妻子将他的书分赠给各处穷苦的传道人,使他们得着属灵的供应。
慕迪(1837-1899 A.D.)大布道家,每天必向一人传福音,足迹遍及英、美各大城。特别注重祷告,追求作一个完全绝对降服神的人,一生旅行百万余里,向一亿余人传福音,亲自为七十五万罪人祷告。
宣信(1843-1919 A.D.)重视回到使徒时代因信活的经历上,经历借着主耶稣与神和好,借着完全奉献以得圣灵的充满,经历完全倚靠主的生活。又发现神医的真理,有病得医治的经历,但所着重的并非病得医治,乃是复活的生命如何胜过肉身上的软弱,如何因着认识基督为大能者拯救者而向疾病夸胜。
<灵恩运动>
一九O九年,美国洛杉矶阿舒撒(Aausa)街有黑人信徒经历圣灵浇灌,恢复五旬节灵恩的经历,为当代灵恩运动之始。
内里生命派
<内里生命派>
史密斯(1827-不详A.D.)恢复奉献成圣的真理,看见圣洁不只是由于信,更是由于奉献。乃特别宣扬人不但是因信得圣洁,更是因着奉献,借着相信而成圣洁的。
史密斯夫人(1832-不详A.D.)著有〈信徒喜乐的秘诀〉。
慕安得烈(1828-1917 A.D.)著有〈住在基督里〉、〈基督的灵〉和〈至圣所〉等,主要说到祷告的工作,圣洁的实在,及圣灵的需要。恢复对基督是灵认识和经历,与英国的霍浦金斯(Evan Hopkins)等人起来接续盖恩夫人等所传舍己的真理,开始在德国、英国等地每年召集大会,即开西大会(Keswick Convention)的起头。
宾路易师母(1861-1927 A.D.)在病中读到盖恩夫人之著作,被兴起传扬十字架的真理,宣扬十字架乃是神工作的中心和一切属灵事物的根基。看见十字架如何对付旧人,恢复属灵争战的真理,认识得着国度在于人借着属灵的争战,替神得着地,与罗伯斯合着有〈圣徒灵战〉。
罗伯斯伊凡(1878-1951 A.D.)恢复国度的真理,带进韦尔斯大复兴。告诉人圣灵复兴的工作,乃是借着被折服的人带进来的,并且开始对邪灵的工作有认识。
史百克(1888-1971 A.D.)创办〈得胜报〉,看见复活的真理,就是生命进到死亡里,经过死、从死里出来,是死亡所不能灭的;看见召会的生活,基督的身体等真理。
和受恩(1866-1929 A.D.)原英国圣公会宣教士。到中国传福音,后脱离宗派,顺服主的呼召,成为种在中国的上好麦种。将中国早期福音的性质转入追求属灵生命经历的阶段,对弟兄们和内里生命派的著作相当熟悉,属灵经历极深,乃倪柝声弟兄受益最大的属灵教师。离世时身无别物,仅遗圣经一本与倪柝声弟兄。
<主当前的恢复>
倪柝声(Watchman Nee,1903-1972),中国福建人,十七岁时蒙恩,得救后立即奉献事奉主。
倪柝声弟兄在他近三十年的职事中,清楚的显明为主在这时代中为着祂在地上的行动,所赐给祂身体-召会-的独特恩赐。他在尽职期间,传扬福音、造就信徒、教导真理。并且由于对基督特别深刻的认识和经历,他领受托付,作主特别的见证,传扬更深更高的信息,诸如基督钉死与复活的主观真理、属灵生命的原则、基督的超越、以及神永远的计画等。而他从主所领受终极的使命,乃是照着神永远的旨意,建立地方召会,以建造基督的身体。按照他所看见神圣的启示,他的同工李常受弟兄说,“他该被视为今时代神圣启示的先见。”
1952年倪柝声弟兄因着信仰被监禁,一直留在监里直到1972年去世为止。许多国家的基督徒都熟知他著作深邃的属灵洞察力,并且从他得着属灵的启示和丰富的供应。他的著作和讲台及谈话记录已收集在“倪柝声文集”(62册))里。他的职事结有许多果子,最显著的就是:使人清楚靠恩得救的真理,兴起信徒爱主,激励基督徒起来寻求真理,将寻求者引进属灵生命的经历,带领主的子民在基督的死、复活和升天里与祂联合,并建立地方召会。
李常受(Witness Lee,1905-1997)生在中国北方,长于基督徒家庭。十九岁时彻底被主吸引,即刻奉献一生事奉主。在投身事奉的早期,遇见了倪柝声弟兄;此后在他的带领下,与他一同劳苦事奉。1949年,他被倪柝声弟兄差到台湾,以确保主所赐给祂儿女的丰富能够留下来。他在台湾的事奉工作满有主的祝福,从大约五百位圣徒开始,五年内扩增达二万人。
1962年李常受弟兄被主引导来到美国。其后三十五年的事奉中,每周主持聚会,经常开办特会及训练,共释放了数千篇信息。由他的职事所兴起的信徒以及所建立的地方召会,遍及全球六大洲。他大部分的口传信息都已出版成书,许多并已翻译成十四种语言。他的主要著作是以信徒享受并经历神圣的生命为经、以正直解经为纬,超过二万五千页的新旧约生命读经,以及他亲自修订的中文新约圣经恢复本为代表作。这本新约圣经恢复本已被翻成英文、西班牙文、韩文、日文、俄文等数种语言。
李常受弟兄一生全心全力事奉主六十五年。他于1997年二月主持最后一次公开的特会。同年六月九日离世。
注:主当前的恢复,内容源于《水流职事站》网站。